在低段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的研究.doc

在低段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的研究.doc

ID:49657687

大小:23.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3

在低段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的研究.doc_第1页
在低段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的研究.doc_第2页
在低段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的研究.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低段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的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在低段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的研究一、问题的提出:  提起作文,不少的学生就会紧张害怕,有的甚至是相当排斥的。我们的习作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新的习作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更新。一方面是学生面对习作依然是愁眉苦脸、叫苦连天。究其原因,我们习惯将这种“积贫积弱”的现状肤浅地归咎于学生的不爱观察,不爱阅读,不积极积累上。当然,学生缺乏观察的敏锐、素材的感觉、词汇量和写作技巧的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必要条件。    课堂上的小练笔不但可以把学生的思想真实地展现在老师面前,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同时,它是在课堂上

2、学生现场发挥,又当场讲评,节省了许多传统习作中批改所花的大量时间。  因此,我提出了“在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的研究”这个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或通过对课堂内外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的观察写一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课堂小练笔的特点是内容集中,形式多样,篇幅短小,材料随机,既能降低习作的难度,也能随缘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小练笔属于综合性的语文训练。而综合性的语文练习促进学生的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3、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我们现在的教材当中有一些小练笔,过去我们只把小练笔看做读写结合的一种方法,从读学写。如果仅仅是从读学写,甚至走向学一句写一句,学一段写一段的这样的单纯模仿,这应该是不足取的。现在的小练笔,不是单纯学习课文的写法,而是多功能的。它是一种具有人文内涵的综合性训练。  三、课题的研究目标:  1、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把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和阅读教学中的感悟结合起来。让学生由感悟产生的情感通过当堂练笔表达出来,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学会表达。  2、探寻更灵活,更

4、真实的作文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努力消除学生习作中的假、大、空的现象。让学生学会倾诉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的感受。  四、课题的研究措施:  1、精彩段落,仿一仿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仿写可分为仿篇和仿片断。我们的低段语文课堂上的仿写以仿段为主。  2、课文空白,补一补  有些课文的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

5、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炼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  3、悬念结尾,续一续  很多课文中的结尾都写得比较留有余地,让学生有很多猜测的可能。对于这样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想象把这样的悬念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变成了学生的作品了。  4、动情之处,抒一抒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产物。教学中,学生入情入境,自然会被文中人、事、物、景所感染,这时安排小练笔可以让学生一吐为快。有些文章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  5、古诗意境、叙一

6、叙  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这些古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写景的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叙事的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以要学生将这些古诗改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  6、课文插图,写一写  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有些插图课文中已经作了细致的描绘,就无须再写。而有些插图在文中只是一笔带过,这样的图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加上合理的想象尝试去写一写,其形式就如同看图写话了。  五、课题的研究对象:全体二年级的学生  六、课题的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9月——10月)  1

7、、收集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寻找小练笔的实施的有关策略。  2、宣传课题的指导思想和相关策略,组织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  1、初步探索课堂上穿插小练笔的实施策略,形成案例。  2、进行小练笔的实践,并注重观察效果,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进行中期论证、完善方案,再实施、修正方案。  第三阶段:总结反思阶段(2013年1月)  1、对第一轮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数据、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加以总结,形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2、以论文形式结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