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壮乡彩》主题课件.ppt

《三月三-壮乡彩》主题课件.ppt

ID:49667667

大小:3.16 MB

页数:9页

时间:2020-02-29

《三月三-壮乡彩》主题课件.ppt_第1页
《三月三-壮乡彩》主题课件.ppt_第2页
《三月三-壮乡彩》主题课件.ppt_第3页
《三月三-壮乡彩》主题课件.ppt_第4页
《三月三-壮乡彩》主题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月三-壮乡彩》主题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政教处宣2016年4月1日《三月三,壮乡情》XX市XX小学第六周主题队会三月三的来历“三月三”古称上巳(sì)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壮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古代壮乡(包括受壮文化影响的壮区各族)少年少女赶歌坡,抛绣球,“山歌传情,绣球传爱”。壮族人也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2、,其中以壮族为典型。一提到三月三,人们就会联想到“中国广西”。2014年“壮族三月三”申遗成功,三月三将广西壮族及各民族文化推上了国际舞台,每年三月三广西全区人民享有两天假期。壮族三月三“三月三”是壮族的重大节日之一,是传统骆越文化的主要表现,统称为“三月三”歌圩。目前在广西壮乡南宁市武鸣县举办了六届“三月三”歌圩暨武鸣骆越文化旅游节。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壮族三月三

3、节日习俗(一)赶歌圩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三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最为隆重。歌圩一般以唱山歌开场,展示能歌善舞的人文风情。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1985年,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的民族艺术节。壮族三月三节日习俗(二)包五色饭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节前,人们采来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

4、白五色糯饭。壮人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相传,五色糯米饭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壮族三月三节日习俗(三)打扁担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

5、相撞击扁担。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壮族三月三节日习俗(四)打铜鼓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曾是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物使用。壮族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和盛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习惯,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壮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三月三节日习俗(五)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三月三,壮乡情”民族传统知识竞赛柳

6、州市第四十六中学附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