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坯横裂产生的原因.doc

连铸坯横裂产生的原因.doc

ID:49694997

大小:15.9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03

连铸坯横裂产生的原因.doc_第1页
连铸坯横裂产生的原因.doc_第2页
连铸坯横裂产生的原因.doc_第3页
连铸坯横裂产生的原因.doc_第4页
连铸坯横裂产生的原因.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连铸坯横裂产生的原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连铸坯横裂产生的原因横裂纹是位于铸坯内弧表面振痕的波谷处,通常是隐藏看不见的。经酸洗检查指出,裂纹深度可达7mm,宽度0.2mm。裂纹位于铁素体网状区,而网状区正好是初生奥氏体晶界。且晶界上有细小质点(如A1N)的沉淀。尤其是C—Mn—Nb(V)钢,对裂纹敏感性更强。 横裂产生的原因:1)振痕太深是横裂纹的发源地。2)钢中A1、Nb含量增加,促使质点(A1N)在晶界沉淀,诱发横裂纹。3)铸坯在脆性温度900~700~C矫直。4)二次冷却太强。防止横裂发生的措施:结晶器采用高频率(200~400次/分)小振辐(2~4mm)是减少振痕深度的有效办法。2)二次冷却区采用平稳的弱

2、冷却,使矫直时铸坯表面温度大于900℃。3)结晶器液面稳定,采用良好润滑性能、粘度较低的保护渣。4)用火焰清理表面裂纹。1.连铸坯表面纵裂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方法有哪些? 连铸坯表面纵裂纹,会影响轧制产品质量。如长300mm、深2.5mm的纵裂纹在轧制板材上留下1125mm分层缺陷。纵裂纹严重时会造成拉漏和废品。 研究指出:纵裂纹发源于结晶器弯月面初生坯壳厚度的不均匀性。作用于坯壳拉应力超过钢的允许强度,在坯壳薄弱处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断裂,出结晶器后在二次冷却区扩展。 纵裂产生的原因可归纳为:1)水口与结晶器不对中而产生偏流冲刷凝固壳。2)保护渣熔化性能不良、液渣层过厚或过薄

3、导致渣膜厚薄不均,使局部凝固壳过薄。液渣层<10mm,纵裂纹明显增加。3)结晶器液面波动。液面波动>10㎜,纵裂发生几率30%。4)钢中S+P含量。钢中S>0.02%,P>0.017%,钢的高温强度和塑性明显降低,发生纵裂趋向增大。5)钢中C在0.12~0.17%,发生纵裂倾向增加。 防止纵裂发生的措施是:1)水口与结晶器要对中。2)结晶器液面波动稳定在±10mm。3)合适的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4)合适的结晶器锥度。5)结晶器与二次冷却区上部对弧要准。6)合适的保护渣性能。7)采用热顶结晶器,即在弯月面区75mm铜板内镶入不锈钢等导热性差的材料,减少了弯月面区热流50~7

4、0%,延缓了坯壳收缩,减轻了凹陷,因而也减小了纵裂发生几率。 12.连铸坯表面横裂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方法有哪些? 横裂纹是位于铸坯内弧表面振痕的波谷处,通常是隐藏看不见的。经酸洗检查指出,裂纹深度可达7mm,宽度0.2mm。裂纹位于铁素体网状区,而网状区正好是初生奥氏体晶界。且晶界上有细小质点(如AlN)的沉淀。尤其是C—Mn—Nb(V)钢,对裂纹敏感性更强。 横裂产生的原因:1)振痕太深是横裂纹的发源地。2)钢中A1、Nb含量增加,促使质点(A1N)在晶界沉淀,诱发横裂纹。3)铸坯在脆性温度900~700℃矫直。4)二次冷却太强。 防止横裂发生的措施:1)结晶器采用高频

5、率(200~400次/分)小振辐(2~4mm)是减少振痕深度的有效办法。2)二次冷却区采用平稳的弱冷却,使矫直时铸坯表面温度大于900℃。3)结晶器液面稳定,采用良好润滑性能、粘度较低的保护渣。4)用火焰清理表面裂纹。 13.连铸坯表面网状裂纹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止方法有哪些? 这种裂纹在铸坯表面酸洗之后才能发现,深度可达5mm。产生的原因: (1)高温铸坯表面吸收了结晶器的铜,而铜变成液体再沿奥氏体晶界渗透所致。 (2)铸坯表面铁的选择性氧化,使钢中残余元素(如Cu、Sn等)残留在表面沿晶界渗透形成裂纹。 研究表明,裂纹区有Cu、Sn、Sb等元素的富集,钢中Cu含量大于0.

6、1%,裂纹加重;钢中Al含量增加,网状裂纹加重。 防止办法:1)结晶器表面镀Cr或Ni以增加硬度。2)合适的二次冷却水量。3)控制钢中残余元素如Cu<0.2%。4)控制Mn/S>40。 14.连铸坯角部纵裂纹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有哪些? 角部纵裂纹可能位于宽面与窄面交界棱边附近,有的离棱边10~15㎜,有的刚好位于棱边上,严重时会造成漏钢。 形成的原因:对于方形,可能是沿结晶器高度水缝厚度不均匀,造成结晶器角部冷却不良;结晶器锥度太小,结晶器圆角半径太小。对于板坯,可能是由于(1)窄面支撑不当造成窄面鼓肚。窄面有6~12mm的鼓肚伴随有角部纵裂导致漏钢。(2)锥度不合适。(

7、3)窄面冷却水不足。 改进方法:对于方坯1)控制好结晶器几何形状防止变形。2)合适的圆角半径。3)装配结晶器时,保持冷却水缝厚度一致,使冷却均匀。对于板坯1)调整窄面足辊间隙使其向内l~2㎜限制鼓肚。2)合适锥度(1.0%/m)。3)合适冷却水量。4)水口与结晶器对中不要偏流。 15.连铸坯角部横裂纹形成原因及防止措施有哪些? 这是一种位于铸坯角部的细小横裂纹。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1)结晶器锥度太大。2)结晶器表面划伤。3)结晶器出口与零段对弧不准。 改进方法:调整结晶器锥度,严格对弧,调整二次冷却使矫直时铸坯角部温度不能小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