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鉴赏——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诗.doc

唐宋诗词鉴赏——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诗.doc

ID:49706532

大小:64.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03

唐宋诗词鉴赏——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诗.doc_第1页
唐宋诗词鉴赏——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诗.doc_第2页
唐宋诗词鉴赏——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诗.doc_第3页
唐宋诗词鉴赏——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诗.doc_第4页
唐宋诗词鉴赏——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唐宋诗词鉴赏——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五课紫蝶黄蜂俱有情——咏物抒怀班级:姓名: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本课所选3首咏物诗有马、有虫、有花,涉及唐宋两代三位大诗人,其诗都是咏物抒怀的代表作。学习时,重点放在学习诗人体物咏怀的方法,解读诗人寄物写志的修辞手段,了解诗中“态”所蕴含的人文内涵。2、过程与方法目标强化对诗歌鉴赏方法的体验,加强对诗歌意象的品悟,学习从意象中发掘诗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情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咏物诗主要指那些以客观的“物”为集中描写的对象,并在描写中抒怀兴感的诗歌。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咏物诗是屈原的《橘颂》,它奠定了咏物诗体物言志的创作传统,即体物的赋笔铺陈和言志的

2、比兴寄托相结合。至唐宋两代,咏物诗数量激增,蔚为大观,很多作品形神兼备,不粘不脱,既紧扣所咏之物的具体特点,又在其中有所兴寄托寓。学习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咏物诗与我们阅读时的心灵碰撞,体味诗人与我们在价值观上的差异。二、教学重点学习诗人体物咏怀的方法,解读诗人寄物写志的修辞手段,了解诗中“态”所蕴含的人文内涵。三、教学方法:诵读、品味、讨论四、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简介咏物抒怀诗,鉴赏杜甫的《房兵曹胡马》教学过程一、简介咏物抒怀诗1、概念——咏物诗: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细致刻划其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品质,借以抒怀兴感,托物言志。咏物诗大致分为两类。一类直

3、接描绘物象,绘形绘声绘色,以求精确逼真或传神。一类托物寓意,借物言志,借题发挥,由此及彼。它又包含以下两种情况:一种表现或影射社会现状,如《诗经》中的《硕鼠》;另一种抒发个人情志,如郑板桥的《竹石》。2、咏物诗的特点(1)常以所咏之物为题,或者可以从题目看出所咏之物。(2)抓住物某些特征(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如,写青松的“挺”“直”,这是形态描写;写梅花像雪一样洁白,这是色泽描写;写“大雪压”“凌寒”“出深山”“烈火焚烧”9,这些都是外部环境描写。阅读其他咏物诗,会发现,基本上每一首咏物诗都有这一特点。(3)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寄托作者的情志

4、。3、作者借所咏之物所寄托的常见情感(1)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受。(2)表达自甘寂寞、坚贞不屈、高洁脱俗(不同流合污)的气节。(3)厌恶官场,追求自由、隐逸、淡泊闲适等的生活。4、咏物诗常见的手法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就是物与志的结合。所以,只要是咏物诗,肯定会用到这种手法。比喻,写物的特征时使用比喻往往更形象生动。拟人,常常会使物带上人的色彩。对比、衬托,为了更加突出物本身的特征,常常把所咏之物跟其他物进行对比,或者用其他物来衬托所咏之物。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环境烘托,写到物生长的外部环境往往就是用

5、环境来物的品质。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以冰雪林烘托梅,突出梅的坚毅耐寒;“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用大雪来烘托青松。以上几种手法很多咏物诗都会用到,但绝对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会用到,也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仅仅只有这几种手法。5、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写什么物,有什么特征----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2)言什么志----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3)有什么技巧----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拟人,

6、或比喻,或正面描写,或侧面烘托等。)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二、解题:《房兵曹胡马》这首诗是杜甫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漫游齐鲁后回洛阳时所作。兵曹,兵曹参军的省称,是唐代州府中掌管军防、驿传的小官。房兵曹不详为何人。马是唐代战争、交通中最重要的工具,古代人对马有特殊的感情。三、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诗歌注

7、重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集》。四、鉴赏杜甫《房兵曹胡马》(一)诵读品味、疏通诗意(个读、齐读)9大意:房兵曹的马是著名的大宛马,瘦骨棱棱好比刀锋。两耳尖锐如同竹削,四蹄轻快犹如乘风。所向之地空阔广漠,不怕险阻真可托生死。(二)探究问题1、这首诗中的马,是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明确:诗中的马是一匹骏马,神清骨俊、奔驰生风、纵横驰骋。“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一静一动写出了马非凡的气概。其品质,秉性诚笃,对主人忠诚尽力。2、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可谓“写意传神”,请谈谈颔联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