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情感的记录教学设计(二).doc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情感的记录教学设计(二).doc

ID:49738966

大小:2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4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情感的记录教学设计(二).doc_第1页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情感的记录教学设计(二).doc_第2页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情感的记录教学设计(二).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苏少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3课情感的记录教学设计(二).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情感的记录(第二课时)1、课前准备教师:收集多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工具的色彩静物作品;收集尽可能多的色彩表现工具。学生: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或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油画棒等等,按组带好若干支塑料花或真花及放置的容器。2、教学策略引导阶段:请学生就自然界中的各种颜色,谈谈自己喜欢的色彩,说明原因。请学生再根据自己平时表现色彩的感受,谈谈自己喜欢的色彩表现工具。体验阶段:(1)展示欣赏多张不同表现形式、不同表现工具的色彩绘画作品。(2)请学生将自带的花和容器摆放于课桌上,以4~6人为一组,讨论花卉的组合搭配。(3)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直接用主观色彩表现

2、静物。总结归纳阶段:(1)用色彩表现对象时,最主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第一感受画出来,而不是纯粹地模仿实物。可根据自己的感受适当对颜色、形状作夸张、变形。色彩表现时,恰当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如水粉、水彩使用时,要注意颜色的调配及与水的比例;彩色铅笔使用时,要注意用笔的轻重、浓淡等。(2)展示的色彩绘画作品,表现形式和表现工具要丰富多样,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从中获得自己喜欢的表现工具和形式,提高学习积极性,激发创作欲望。花和容器的摆放主要根据学生讨论商量的意见,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和喜欢的内容表现。3、教学建议还可让学生带着绘画工具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寻找自己喜欢

3、的花草进行写生,并将其色彩个性化,用文字记录观察和表现的过程。三、学习评价建议(1)能否通过对色彩知识的了解,学会欣赏和理解色彩绘画作品。(2)能否通过对色彩表现形式、表现工具的了解,大胆进行色彩尝试。四、教学资料库色彩,作为传递感情的手段,往往胜于形状。客观世界的形状变化是缓慢的,甚至是视觉不易觉察的,但一日之内的日出、正午、日落、傍晚,和阴雨,霁晴的色彩变化,却能使人感受到不同的情绪。所以,色彩是富有表情的艺术语言,而且色彩也是最大众化的艺术语言。(1)色彩的冷暖:凡是倾向红、橙、黄的色相、能引起人耐火、太阳的联想,给人以暖和的感觉,称之为暖色。凡

4、是倾向青、绿、青蓝、青紫的色相,令人联想到天空,海洋,给人以冰冷的感觉,称之为冷色。凡是以暖色作为画面主调的,称暖调子(或暖色调)。反之,以冷色作为画面主调的称冷调子。(2)色彩的感情与象征:色彩的感情性,是指色彩能够表达感情,或者说人观看色彩时产生某种感情反应。这种反应,是和人长期积累的社会经验和联想分不开的,并由此给色彩赋予了某种象征含义。人们对色彩的审美观念和色彩对人们所引起的情绪,以及色彩的象征性,因时代、地域、时间、环境、风俗、文化等因素而有差异和变化。这一点在工艺美术中表现得最突出。例如,在我国封建社会时,黄色是皇帝的专用色,是皇权的象征。

5、高官为紫服或红服。平民百姓则为皂服青衣。过去以色区分尊卑贵贱,今天已无色彩等级观念,人们尽可自由享受各种自己喜爱的颜色。又如中国皇帝穿黄袍,而欧洲皇帝穿红服,我国传统婚嫁用红色,象征喜庆,而欧洲新娘用白色嫁衣,象征纯洁,汉族过去的丧服是白色,而现在城市中的丧服为深色素服或以黑纱象征。现代,虽然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颜色,但社会总是随着潮流而流行某种颜色,称为流行色。流行色,即时髦、新颖的生活用色。流行色在国外市场上表现得很突出,一旦某种色流行起来,将具有国际性,影响时装、商店橱窗、广告、书籍装帧、家用电器等的装饰或设计。(3)再现性色彩:是指再现人的视觉感

6、受的客观世界物象色彩的真实,亦称写实的色彩。再现性美术,是模仿,再现客观世界的创作,由这种观念所决定,其必然模仿、再现客观世界的形与色。(4)表现性色彩:表现性色彩是与再现性色彩相对而言的。凡是既不按物象固有色,又不按条件色再现客观世界色彩视觉效果的美术作品,都可归为表现性色彩。表现色,是作者依据表现意图,主观地、自由地运用色彩和进行色彩搭配,以表现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如《红色画室》《三个乐师》、《哭泣的女人》、《星空》等表现性作品,以及抽象绘画、版画等,皆为表现性色彩。(5)情绪色:情绪色是根据表现“内在的需要(作者的情绪)”而选择运用的色彩,是利用

7、色彩的情绪性和象征性,即色彩给予人的情绪的感染而于画面中形成明显的色调表情。如凡高认为:“绘画,并非把我们肉眼所见的予以正确地再现,而是如何把自己意念中的造型和颜色,按自己的需要予以再生。…与其精确地描绘眼前的事物,还不如为强烈地表现它而更加自由地运用色彩。”在《向日葵》中,凡高用饱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他内心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那一团团如火焰般的向日葵,不仅散发着秋天的成熟,而且更狂放地表现出画家对生活的热烈渴望与顽强追求,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激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