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温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doc

厚朴温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doc

ID:49739942

大小:6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4

厚朴温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doc_第1页
厚朴温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doc_第2页
厚朴温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doc_第3页
厚朴温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doc_第4页
厚朴温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厚朴温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厚朴温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厚朴温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门诊与住院患者126例,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做为颗粒组和汤剂组。两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在年龄、性别、病情与体温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67例患者中,痊愈41例(61.19%)、有效22例(32.84%)、无效4例(5.97%)、总有效率为94.03%,与观察组相比较,总有效率、痊愈率明显提高(p<0.05)o讨论:本次临床研究中,对症中药治疗在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

2、较西药常规治疗显著提高,证明厚朴温中汤对于功能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关键词:厚朴温中汤;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功能性消化不良,乂叫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属中医胃皖痛、痞满等范畴。患者以老年人多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胸胁胃胶胀满隐痛,暧气烧心等症状。本文分析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厚朴温中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0年8月门诊收治患者13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和中药厚朴温中汤治疗。观察组患者67

3、例,男性43例,女性24例;患者年龄18~59岁,平均年龄(36.9土4.8)岁;患者病程3~38个月。对照组患者67例,男性42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7.2±5・3)岁;患者病程4~37个月。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中医诊断标准;暧气纳差,皖腹闷胀,肢困便澹,恶心泛呕,舌苔白而腻,脉象濡缓。通过辨证确定为寒湿型。西医诊断标准[1]:上腹部胀痛、暧气、早饱、恶心、反酸等症状持续超过4周,或者1年内症状总时间超过3个月(可以不持续),且与排便无关。所有

4、患者均进行顿餐与胃镜检查,排除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肿瘤或糜烂等器质性病变,通过超声、X射线与实验室检查排除肝胆胰腺与肠道的器质性病变。所有患者均满足西医与中医诊断标准,排除年龄在1旷60岁之外的患者,排除风湿病、糖尿病、精神病与神经性全身疾病的患者,患者均无腹部手术病史。1.2治疗方法两组在治疗期间均进行饮食调节,切忌服用生冷油腻的食品。观察组患者服用厚朴温中汤。方剂:治疗组用厚朴温中汤:厚朴为12g,陈皮12g,干姜3g,草豆蔻6g,茯苓10g,甘草3g,木香6g,生姜6g。如恶心则半夏10g,如患者腹胀加槟榔10g,头重身困加蕾香10g,

5、脾气虚加白术10go制成颗粒剂,以开水溶化为150ml溶液,1齐IJ/H,早晚两次服用。对照组选用多潘立酮5〜10吨,每H3次,餐前半小时服用。患者均服药2周为1疗程,1疗程结束后随访2个月。。1.3疗效评定[2]以内科疾病的治疗标准与处理要点为基础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定分三级: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经顿餐检查胃肠的蠕动功能转为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锁餐检查胃肠的蠕动功能有好转;无效:症状没有改善,经锁餐检杳胃肠的蠕动功能没有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Z和。1.4统计学方法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

6、,计数单位以x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对比结果见表lo观察组67例患者屮,痊愈41例(61.19%)、有效22例(32.84%)、无效4例(5・97%)、总有效率为94.03%,与观察组相比较,总有效率、痊愈率明显提高(p<0.05)o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对比[n(%)]3讨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指反复或持续性的上腹疼痛或不适,早饱、餐后腹胀、反酸暖气、恶心呕叶•等一组消化系统症状,且经过各种检查缺乏器质性疾病的证据[3]。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

7、性胃肠病。国内某市某医院一份调查报道,FD占该院胃肠病专科门诊患者的50%;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本病属中医“痞满”、“胃痞”及“胃痛”等范畴。中医病因主要有以下儿个方面:感受外邪,如暑、湿、寒、热等外界不正常的气候;饮食所伤,如暴饮暴食、过食肥甘、温凉失宜、饮食不洁之物等;情志失调,如烦恼郁怒、忧郁思虑、精神紧张;脏腑虚弱,多见于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本病多因长期饮食不节,饥饱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之后,或索体不足,或年老体弱所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位主要在胃,与肝脾有关。中医认为本病是在

8、脾胃虚弱或脾胃失健的基础上,又有邪犯脾胃痰湿屮阻、食伤脾胃、肝气犯胃、肝脾失和等,遂发生一系列症候。在临床见到的症候,往往不是单独出现,而是虚实夹杂,儿种证型混合出现。其病机为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