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doc

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doc

ID:49740616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4

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doc_第1页
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doc_第2页
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doc_第3页
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doc_第4页
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孕妇的心理状况,便于孕期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220名孕妇进行测查。结果:孕妇心理问题较多,以焦虑、抑郁、躯体化和强迫为明显,其中以焦虑抑郁为主;其因子与常模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应常规对孕妇心理状态进行检查,重视孕妇心理问题,加强产前心理干预。【关键词】孕妇;心理状况;焦虑;抑郁;心理干预妇女妊娠期既是特殊的生理过程,亦是社会心理应激事件,其内分泌和身体各系统变化也给孕妇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做好孕期健康指导,

2、使广大孕妇顺利渡过妊娠期及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本研究对孕妇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为2007年1月至10月在我院产科门诊检查的孕妇220名(需要终止妊娠者不在本调查中),去除无效问卷后,用于统计分析的样本为205名,年龄20〜38岁,平均26.7岁;文化程度:中学73名,中专80名,人学52名;有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者58名,占被调查人数的28.2%01.2方法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进行评定,共90个项目,包含10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

3、执、精神病性和其他。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160分或阳性>43项,或任何一因子分>2分,筛选阳性。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进行数据分析,确定百分比构成,并进行t检验。2结果2.1与国内常模比较(表1)在SCL-90各因子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4个因子,被调查的孕妇明显高于国内青年常模(P<0.01)o表1SCL-90孕妇与国内青年常模比较(略)两组比较,**:P<0.01o2.2孕妇心理问题发生情况(表2)SCL-90各因子分>2提示为有心理问题症状,其中>3为15名(7.32%),排在前4位的依次

4、是焦虑、抑郁、躯体化和强迫。可见情绪问题仍是孕妇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表2SCL-90因子分情况(略)2.3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见表3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为25.86%及17.24%,明显高于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孕妇。表3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略)3讨论妊娠期妇女有较大的生理、内分泌变化,同时心理上也需要为母亲角色做准备,社会功能和夫妻关系会发牛微妙的变化。这些转变会对妊娠妇女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易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木调查显示,孕妇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是16.

5、58%和11.22%,与国内资料[1]报告产前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5.13%和4.37%相差甚远,与国外资料[2]认为产前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15.6%和12.4%相近。调查中发现有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25.86%及17.24%,明显高于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者。产前焦虑和抑郁是产后抑郁最强烈的预测因子[3],也是产妇产钳使用率、剖宫产率及低体重儿出生率高的影响因素[4,5]。因此,预防及减轻产前焦虑和抑郁不仅改善孕期情绪,也有利于减少产后抑郁症及其他产科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对孕妇的心理状态检查作

6、为常规很有必要,对于有心理问题者及时给予心理干预,避免产前心理障碍的漏诊、漏治。产前心理干预的内容设计应针对以下儿个方面:(1)产前焦虑、抑郁的高危因素:担心妊娠异常、胎儿健康,担心产后孩子的喂养、夫妻关系不良、家庭社会支持不足,越接近核心高危因素的干预效果越好;(2)孕妇的类型不同,其心理状态和需求也有所差异,应针对不同的焦虑抑郁因素提供个体干预;(3)对于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的孕妇除积极治疗身体疾病外,还应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4)因产前焦虑、抑郁情绪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至孕32周达高峰,此时期是预防性心理干预的最

7、佳时机,过早干预的效果欠佳[6];(5)另外,临产孕妇是焦虑的高发人群,焦虑直接影响分娩的进度及结局,与产后并发症及产后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应重视临产前的心理干预。现在许多医院开展的一对一陪伴分娩是一种很好的产前心理干预措施,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张荣莲,陈起燕,李艳华,等•产后抑郁发病因素的探讨[J].屮华妇产科杂志,1999,34(4):231-232.[2]汤月芬,施慎逊•孕妇的焦虑、抑郁情况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4,16(4):219-221.[3]陈炎,汤胜,漆琨,等•孕期和产后焦虑、抑郁

8、的随访及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上海医学,2006,29(2):85-87.[4]JoanW,TorriS.Improvingantenatalrecognitionofwomenatriskofpostpartumdepression[J].AustNZJObstetGyn,2000,40(4):409.[1]李加秀,梁瑛.孕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