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doc

宫腔镜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doc

ID:49740786

大小:6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04

宫腔镜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doc_第1页
宫腔镜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doc_第2页
宫腔镜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doc_第3页
宫腔镜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doc_第4页
宫腔镜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宫腔镜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宫腔镜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作者:补明秀单位:湖南芷江县中医院【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例成功的了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病例及宫腔镜在该病例屮的应用情况,结合相关文献简要综述。结果:宫腔镜已经在临床上应用于早期内膜癌保守治疗疗效评估。结论:宫腔镜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关键词】宫内膜癌保守治疗宫腔镜随着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在临床的成功应用以及更多年轻患者对保留牛育功能的要求,早期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重视。而子宫内膜癌是恶性肿

2、瘤,在保守治疗中及时准确的疗效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由于相关的病例很少,尚没有评估宫内病变情况的规范方案。木文拟就1例成功的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宫腔镜在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病历资料患者,32岁,GO,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8年。因“月经稀发8年、经期延长半年”于2006年1月10日在本院行宫腔镜检查;宫深9cm,宫颈管正常,子宫内膜肥厚不平,大量息肉样增生物,表而血管明显增生、增粗。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癌行活检,病理报告: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

3、均(+)。体格检查:血压12080mmHg,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增人;妇科检查:了宫稍大,余(-)。彩超及CT检查未见子宫肌层及子宫外转移病灶。临床诊断: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la期。建议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但患者强烈要求保留生育功能,选择药物治疗。于2006年1月28日开始予醋酸甲地孕酮160mg,每天3次口服;并且每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和彩超及CT检查评估疗效,作肝功能等检查检测药物不良反应。服药后偶出现极少量阴道咖啡样分泌物。2006年4刀23日复查宫腔镜:宫深8cm,宫内膜薄,表面粗糙,左侧壁有少量豆渣样组织,后壁内膜血管紊乱、粗大。分别在四

4、壁、宫底及双宫角可疑部位活检。术后病理报告:(子宫左侧壁及后壁)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其余标本为间质蜕膜样变宫内膜、腺上皮有异型,符合药物治疗后改变,宫后壁标本屮含少量肌壁组织,其中未见癌细胞。ER及PR均(+)。继续予醋酸甲地孕酮160mg,每天3次口服,于2006年7月27日及11月30日分别行第2次和第3次宫腔镜复查,均行了多点活检,病理报告均为(子宫左侧壁及后壁)子宫内膜高分化腺癌。ER及PR均(+)。于2007年3月24日、7月4日、10月3日、2008年1月5日及4月20日分别行了宫腔镜复查,宫腔镜下见子宫内膜薄而平,未见明显的癌灶,

5、多点活检,病理报告均未见癌细胞。ER及PR均(+)o2007年7月4日起改醋酸甲地孕酮160mg,每天2次口服,2008年1刀6日改醋酸甲地孕酮160mg,每次1次口报,2008年4月26日停药。患者自2006年7月27日出现闭经,2008年6月1日停药后第1次月经来潮。目前患者止在准备接受辅助生育技术[1]。服药期间体重增加15kg,血压稍增高,为14090mmHgo未出现其他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宫腔镜检查膨宫液为5%葡萄糖液,膨宫压力尽可能低,为80〜lOOmmHg,宫腔镜为Olympus公司生产的外经4.5mm的检查镜及外经6.5mm的治

6、疗镜,活检钳为Wisap公司生产的7F活检半软钳(头端为勺形,可以夹取更多组织)。讨论近年來,随着高效孕激素治疗宫内膜癌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更多年轻早期宫内膜癌患者要求选择保守治疗。但是在保守治疗过程中部分病人对高效孕激素无反应[2],以致治疗失败;另有一些病人在治疗后复发[3],因此,早期子宫内膜癌(主要指la期G1子宫内膜样腺癌)保守治疗是有风险的,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要严密检测,及时准确了解疗效和复发[4〜5]。在国内,多采用在疗程中,每3个月诊刮1次了解宫腔内病变;而国外多数采用宫腔镜检查了解宫内情况[3〜6]。作者支持釆用宫腔镜检查了解

7、宫腔内病变情况,主要考虑以下几点:①宫腔镜检查配合病理检查是目前诊断宫内病变的金标准。它可以准确了解病灶的部位、大小和范围,提高活检的阳性率,配合多点活检基木可达到无漏诊;②虽然宫腔镜检查过程中可能引起癌细胞经输卵管向腹腔扩散,但研究表明这并不影响患者的预后;另外,术屮膨宫压力控制在60〜90mmHg,尽可能减少了癌细胞的扩散;③常规的诊刮术有一定的漏诊率,不能提供准确直观的疗效评估;而宫内膜癌是恶性病变,不准确的疗效评估手段将导致严重的后果;④与宫腔镜下定位活检相比,诊刮术对子宫内膜的损伤更大些而不利于生育功能的保护。当然在早期宫内膜癌保守治

8、疗过程中和治疗后,采用宫腔镜检查而非诊刮术来检测宫内病变,尚是一个有争议的观点。【参考文献】1LoweMp,CooperBC,SoodAK,eta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