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成长.doc

在反思中成长.doc

ID:49759694

大小:2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4

在反思中成长.doc_第1页
在反思中成长.doc_第2页
在反思中成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反思中成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反思中成长——《郑和远航》磨课启示还记得那时江苏省正在举行“蓝天杯”教案征集大赛,朱主任给我们每人都发了一张征文表,原来这次的教案征集不是自己随意备课,每一个年级都指定了一篇课文。我一看,这些课文都是我们经常见过的,平时不知有多少人上过公开课。顿时,我心中参与的热情就熄灭了,只有我的课独具匠心,与众不同,才能在大赛中脱颖而出,才能占有一席之地,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看来我“没戏唱了”。下午,焦老师给我们分配了备课任务,我们这一组备的课文是《郑和远航》。我喜上眉梢,只要我认真备好这一课,不就可以拿出参加比赛吗?这真是“一箭双雕”呀!我赶紧进入了紧张的忙碌之中。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磨课的反

2、思。《郑和远航》这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文章篇幅较长,是按照“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来讲述郑和远航的过程和意义的。为了备好这节课,我还认真研读了教材,并上网浏览资料。一开始设计的时候,我就是按照文章的脉络,井然有序地进行设计。但当我拿起初稿的时候,我发现这简直是一杯白开水,没有精彩的环节,也无出彩之处。“不行!”我一下子就把这个设计推翻了。怎样才能显得与众不同呢?我苦苦冥思着。“郑和远航,郑和远航”我喃喃自语道。突然,我脑中灵光一闪,“远航”这不是文章的突破口

3、吗,于是我紧扣“远航”这个关键词进行了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中,我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上网等多种途径搜集有关郑和远航的资料,有所取舍,培养学生一定的预习能力,同时让他们了解郑和,激发走进英雄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第二课时的设计中,我紧紧围绕“远航”这个关键词,层层剖析,由浅入深,深入理解文本。一、倒叙入手,直奔主题:“600多年前,郑和出使亚非各国,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那么,郑和的远航究竟是一次怎样的远航呢?”这是本文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我紧扣这个问题,一解“远航”,让学生从文中找出重点语句来回答。当学生找到了“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

4、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我又由这句话辐射开去,“从哪儿可以感受到呢?”引发学生走进文本,品读船队的“规模大”、“时间长”、“范围广”。然后又抓住“远航”,深入品读,“想想还可以说郑和远航是一次怎样的远航呢?”引发学生体会“友好远航”和“凶险远航”,从而自然过渡到4、5自然段,教育无痕。最后再读“远航”,感悟意义,学生动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此基础上,再次设计“郑和远航还是一次怎样的航行呢?”学生情动而辞发,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概括,自然说出这是一次“影响深远的远航”、“收获的远航”、“自信的航行”,将课堂推入了高潮。我觉得“远航”三问设计得非常精妙,达到了“牵一发而动

5、全身”的效果,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自渎、自学、自悟,自我升华,目标明确而集中。一、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无论何时何地,放弃了读就放弃了一切。”在这篇设计中,我在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作用的基础上,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时间是学生最大的资源,空间是学生发展的舞台”,我让他们通过反复吟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同时留给他们充裕的时间,在理解“风流之险”这一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读,然后出示海浪冲天的画面,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想象说话的训练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为学生更好地理解郑和的临危不惧作了铺垫。二、在层层剖析中丰满人物形象。学生的读、教师的讲解无非是为了帮助

6、学生更好地理解郑和的人物形象,在拓展延伸部分,我出示郑和气宇轩昂的雕像图,并配上凝重的音乐,设计了一个写话练习:“600多年过去了,郑和已化作尘土,但他架起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桥梁,他的精神代代相传,针对这一伟大壮举,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来评价郑和。”这样的设计,就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了思想碰撞和精神的对话。相信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悟和入情入境的评价,对郑和一定有了一个更感性的认识。后来,我就把这篇教案寄了出去,心里对它有一丝期望,又不敢寄托太多。谁知一段时间后,朱主任竟告诉我,我的教案获得了江苏省一等奖。我内心激动不已,自己终于获得了回报。这更加坚定了我的信

7、心,今后我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多阅读一些教育书籍,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