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动起来.doc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doc

ID:49760519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4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doc_第1页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doc_第2页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让学生动起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一、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中心”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核心教育原则,1953年由罗杰斯提出的。他认为: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怎样学。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重视学生学习趣味的选择”。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的选择,练习的设计等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途径。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已知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再派代表发言,然后请学生自学新知,又鼓励学生对书本提出疑问。学生自学新知识后,在全班交流了自己学习的情况,并提出了像“书上的日历是98年的,太老了。”“为什么一

2、年是12个月不是16个月”等问题,充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接着,教师采用和学生讨论、游戏等方法一道理解、记忆大月、小月、平月、闰年、平年。这样全班参与,积极动脑,发表不同看法,通过互补、互看,充分发挥了主体教育的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课堂要创新,才有发展  这是课堂教学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就要进行创新教学。学生有了好奇心,就急于表现自己,这时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如低年级学生学习“厘米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在教室里找实物测量,有的量课本封面的长与宽,有的量胳膊的长,有的量文具盒。量着量着,学生发现了问题。想量黑板的长度,却感到尺子太短;想量圆形物体的长

3、度,又遇到尺子不好用的困难。怎么办?教师让学生一起来想办法,一起来研究。一时间,学生争先恐后想出了许多办法,用短尺一把一把接着量;又想到发明长长的尺子,还得发明软软的尺子。他们还设想这些尺子将用什么材料制作,能更好地测量物体。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合作,主动探索,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  三、以求营造良好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他们才能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展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有参与自由表达的机会,有参与自由思考的机会,有参与自我评价

4、的机会。这些机会的提供在于教师的意识,只有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大胆、主动地参与,课堂才能真正边为学生的“学堂”。  如教学小数乘法导入时,教师可创设情境:同学们,这个双休日,我们班准备和希望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活动前我们要准备好赠品,联欢活动的奖品和胶卷,另外还有同学们来回的车票等,这总共花费将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利用这节课来算算!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小数乘法的学习中来。  四、数学还应以活动为主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玩”的天性,更有利于孩子们在“玩”中学会知识、学会技能、学会交际,更重要的

5、是──学会学习。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提出:不要让孩子去适应教育,而是让教育来适应孩子。由此可见,数学课堂应该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活动。  例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时,设计了一个“专家门诊”的游戏。我出了一些有错误的笔算试题,请学生当“小专家”,改正不正确的题,还要说明“病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