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与行为的调研报告.doc

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与行为的调研报告.doc

ID:49763791

大小:5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0-03-04

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与行为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与行为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与行为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与行为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与行为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与行为的调研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校园空间环境与行为调研报告(图书馆)小组成员:车梦醒李光青学号:20120741482012074155学院:商学院12会计班分工:车梦醒:问卷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问卷调查。李光青:电子版讲解,报告撰写,访谈。页脚.提要:本文将从华农图书馆调查入手,针对调查结果,利用环境心理学所学知识,对相关问题逐条分析。一、背景概述玉溪师范学院图书馆成立于2000年3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3月的原玉溪师专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为16130.54㎡,共6层,现有文学书库、社科书库、文理科参阅室(基藏书库)、理科书库、外文书库、艺术

2、书库、特藏书库、综合书库、现(过)刊阅览室、综合研究室、泰语言文化资料中心等16个库室,1个报告厅、3个自修区及还书总台等。有读者阅览座位1300多个。还为玉溪师院学子提供了舒适的自习环境。近来,由于临近期末考试,为了能在图书馆占得一个可以看书写字的位子,众多学子不惜7点起床,匆匆赶往图书馆排队等候进馆,。笔者选择了校图书馆作为此次环境心理学调研的场所正是基于其对学子们的极大吸引力。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基于人类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关系的探索而发展起来的。人际交往、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直接影响着人所处环境,也影

3、响着人类自身。页脚.人在室内环境中,其心理与行为尽管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从总体上分析仍然具有共性,仍然具有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特点,这也正是本次调研的基础。为了反映同学们对室内环境的心理和行为,特地制作了这次问卷调查,希望得到某些准确的信息。二、对调查结果分析(一)吸引力调查问卷:1.您关顾校图书馆的频率是()A.经常25.7%B.偶尔34.3%C.较少40%D.从不0%2.您通常关顾校图书馆的目的在于()2.A.借书45.7%B.自习40%D.无聊3%D.觅友11.3%结果分析:环境对人是否具有吸引力,主要取决于

4、环境是否能够满足人在某些方面的需求。当环境能够满足人在某方面的需求时,我们便可以认为该环境具备吸引力;反之,该环境不具备吸引力。校图书馆既能够为众多的玉溪师院学子提供囊括各个领域图书资料的借阅,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又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个看书写字的舒适环境。就我平日所了解的,很多同学与其贪睡点到课室自习,倒不如起早点到图书馆门口排队,原因在于图书馆光线充足,查找资料方便,环境较课室舒适。页脚.但是,由于图书馆座位有限,先到先得,后到的同学只能回到他们本不愿回去的课室或宿舍自习,环境差点,但时间一长也就适应了。这涉及到了“习惯化

5、与适应”的问题,如果感知到的刺激不随时间发生变化,人对这种刺激的反应就会越来越弱,甚至感觉不到,习惯了环境的刺激而变得适应。(二).安全感、私密性、领域性调查问卷:3.当在校图书馆看书或自习时,您一般会选择下列哪种座位()A.靠窗51.4%B靠近角落8.6%C.靠近门口或通道8.6%D.无所谓31.4%4.当和朋友(恋人)在校图书馆的同一张桌子看书或自习时,您一般会选择()A.坐在对面43%B.坐在旁边23%C.坐在斜对面11%D.无所谓23%5.当和陌生人在校图书馆的同一张桌子看书或自习时,您一般会选择()A.坐在对面3

6、.0%B.坐在旁边34%C.坐在斜对面23%D.无所谓40%6.您认为校图书馆阅览室是否需要设置较为私密的空间()A.是17.0%B.否51.0%C.无所谓31.0%结果分析:页脚.通常,人们希望自己所处的环境有所依托,能够使自己得到保护,给人以安全感。当空间过于空旷时,这种安全感就会消失,心理失去平衡,人会不自觉地提高警惕,四处张望,并寻找新的“庇护所”。私密性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方面,即退缩和信息控制。人们主观上总是努力保持最优私密性水平,当个人需要与他人接触的程度和实际所达到程度相匹配时,就达到了最优私密性

7、。个人信息的过分暴露,会使人感到私密性遭到侵犯,产生控制的消极情感。一般视觉的暴露最容易让人觉得自己私密性遭到侵犯,但在室内私人谈话这样的特定场合中,有时听觉干扰甚至更为烦人。所以,人们往往会通过减少或隔绝视听侵犯的方式来增强自身的私密性。领域性是所有高等动物的天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此外,人类学家还提出了人际距离的概念,并且将其分为四种:密切距离(0-0.45m)、个人距离(0.45-1.20m)、社会距离(1.20-3.60m)和公共距离(3.6

8、0-7.60m)。密切程度不同的人们之间会保持不同的人际距离,当合适的人际距离遭到破坏时,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寻求心理上的个人领域。调查发现,同学们在图书馆看书写字时,往往会选择靠窗或者靠近角落的座位,几乎没有人愿意坐在靠近门口或通道处,这其中不排除靠窗采光好和靠近门口或通道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因素,但希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