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如何进行课前导入.doc

数学课堂如何进行课前导入.doc

ID:49764053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4

数学课堂如何进行课前导入.doc_第1页
数学课堂如何进行课前导入.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如何进行课前导入.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课堂如何进行课前导入江口学校: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学活动所谓的数学课堂导入是指在讲解新知或数学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一个巧妙而又正确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动机,同时还能起到联结知识,沟通师生情感的作用。但用什么样的导入方式起始,却是应当认真推敲的。绝不能采用某种固定的模式,也不能机械照搬套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要选用不同的类型。如何设计课堂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研究

2、的问题。现结合自己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实践,对几种有效的导入方法谈谈粗浅的认识。一、直观形象导入平时我们教学中的图片、插图,大部分离学生比较遥远或者比较陌生。如果偶尔碰到学生身边的材料,学生会有一种亲热感,学习积极性会大增。因而我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这一课时,先出示我们学校的大花坛图,学生一看是自己的学校,感到特别好奇,于是我趁机提出问题:我们的学校的大花坛中间是一个圆形,它的半径为3米,中间雕塑的底面是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看看我们班谁最能干?能用算式表示这花坛的实际种花面积?这样一来,学生热情高涨,马上凭自己的经验列出算式。然而我紧接着问:这个算式有哪几种运

3、算?应怎样计算?从而自然地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二、悬念导入法悬念,即暂时悬而未决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上课伊始,可根据所教内容的性质及教学目标,把所要讲授的问题化为悬念,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上来。例如初一数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我先组织猜年龄的游戏:“同学们,老师能猜中你们中每一个人的年龄。”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不信!”“那就试试看,只要你们把自己的年龄除以2再减去4,把计算后的结果告诉我,老师就能猜出你们的年龄是多少。”一位同学很快说出一个数字3

4、,我马上猜出这位同学的年龄是14岁,这位同学马上说:“老师猜得对!”另一位学生报上一个数字2.5,我脱口而出:“是13岁!”这时同学们议论开了,“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呢?”接着让同学们相互试着猜,很快他们找到了“诀窍”。“原来如此,只要把这个数字加上4后,再乘以2便是所猜的年龄!”当学生的兴趣正浓时,我适时地进行点拨:“你们每个人的年龄,可以用一个字母a来表示,那么我猜第一个同学的年龄问题,可写成这样一个等式:a÷2-4=3,解这个简易方程得a=14。”进而指出:“用字母表示数有时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

5、从问题、惊讶开始。”课堂教学中,适当的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疑虑困惑,积极思考。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也认为,在学习时,教师最好不要把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向他们提供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让学生有所发现。三、情境导入法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理念。例如预备数学“等可能事件”一课,基于预备学生的心理特征,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本课由上海中心气象台今日天气预报:“明天降雨的概率为80%…

6、”。明天会下雨吗?这一问题创设情境,然后从多个生活实例中让学生初步体验等可能事件,从而引出新课内容。这样从实际生活中引入新知,符合探求知识的规律,这样安排一下就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亲身经历了数学问题的产生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无限趣味,同时也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四、设疑导入法例如预备数学“圆的周长”一课,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师:某校举行遥控模型赛车比赛,有两辆赛车分别沿边长为3米的正方形和直径为3米的圆形赛道进行比赛。如果它们同时、同速从一点出发,那么谁先回到原出发点?2学生1:走正方形的先回到出发点。学生2:走圆形的先回到出发点。师:你是怎么

7、判断谁先回到出发点的?生3:比较正方形和圆的周长,谁的周长大,谁就先回到出发点。师:我们怎么来求出圆形的周长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周长。又如:预备数学“圆的面积”一课,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师:一只小羊被它的主人用一根绳子(无弹性)栓在大树上,小羊能在什么范围内活动?生:在一个圆内。师:在怎样的一个圆内活动呢?生:在以大树为圆心,绳长为半径的圆内活动。问题:小羊能够吃到草的最大范围有多大?引导学生回答:小羊能够吃到草的最大范围可以用以这根绳长为半径的圆的面积来表示。以小羊吃草作为情景设疑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带入一个圆面积的世界。四、实践导入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