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全总结(附经典练习题).doc

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全总结(附经典练习题).doc

ID:49770616

大小:4.81 MB

页数:187页

时间:2020-03-04

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全总结(附经典练习题).doc_第1页
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全总结(附经典练习题).doc_第2页
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全总结(附经典练习题).doc_第3页
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全总结(附经典练习题).doc_第4页
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全总结(附经典练习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全总结(附经典练习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上海高一化学知识点全总结1.1从葡萄干面包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模型2掌握原子结构各微粒之间的关系【学习内容】科学家的探索之旅约翰·道尔顿约瑟夫·约翰·汤姆生约翰·道尔顿(1766—1844)是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1808年他发表了《道尔顿原子学》,从而被誉为原子理论的创建人。他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不可再分。约瑟夫·约翰·汤姆生,(JosephJohnThomson)1856年12月18日生于英国曼彻斯特郊区。1876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毕业后,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1884年,年仅28岁便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同年末,

2、又继瑞利之后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教授,第一个原子结构模型—葡萄干面包模型的提出者。欧内斯特·卢瑟福是汤姆生的研究生(ErnestRutherford,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新西兰著名物理学家,被称为核物理之父,开拓了原子的轨道理论,特别是在他的金箔实验中发现了卢瑟福散射Word文档资料.现象,而且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欧内斯特·卢瑟福(1871-1937)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能穿透金属箔、硬纸片、玻璃等并能通过黑纸感光的射线,由于本质不清楚故命名为X射线,而且不同金属有自己的特征射线,并用他的发现为夫

3、人拍了第一张手骨照片。于是人们得出结论:原子可能还不是最小的。伦琴的发现引起了研究射线的热潮,在此过程中法国物理学家发现了铀的放射性。而我们熟知的居里夫人对此做进一步研究发现了钋和镭。天然放射性物质放射出几种不同的射线,都是原子核自发裂变产生的。由此可见原子是不可再分的说法已存在问题。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后来汤姆生又发现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并命名为电子。由此,汤姆生提出了模型—葡萄干面包模型。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被彻底否定了。α粒子散射实验葡萄干面包模型1909年卢瑟福建议其学生兼助手盖革和罗斯顿用α粒子轰击金箔去验证汤姆孙原子模型。据推算:根据汤姆孙原子模型

4、α粒子穿过金箔时产生大角度散射的几率是10-3500,最大散射角不超过10°,(下图)——实验前预言的α粒子穿过金箔时的结果。类比:α粒子的质量是电子的7000倍左右,相当于7kg的铅球滚动时碰到1g的乒乓球,铅球的运动速度会改变吗?(2)α粒子通过时原子正电部分对它产生的库仑斥力的影响,因为正电荷在球体内均匀分布,所以两侧的斥力绝大部分相互抵消,也不会使运动方向发生较大改变。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上图)结论:绝大部分的α粒子都直线穿了过去,极少数α粒子穿过时发生偏转,个别α粒子竟然偏转了180°。实验结果与之前的预测完全不一致,所以原子结构模型须重新构思。因此,

5、卢瑟福结合实验结果和计算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solarsystermmodel),即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质量很集中的、体积很小的核和在它外面运动着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就像行星绕太阳运转一样。卢瑟福原子模型Word文档资料.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卢瑟福原子结构模型图1.2原子结构、同位素【学习目标】知道原子的结构、知道同位素的概念【学习内容】1.原子中微粒间的数学关系: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质子中子电性和电量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不显电性质量/kg9.109×10-311.673×10-271.675×10-

6、27相对质量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1.0071.008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核电荷数=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元素符号角标含义AZXc+--+deA——代表质量数Z——代表核电荷数c——代表离子所带的电荷数d——代表化合价e——代表原子个数3.同位素(1)概念: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是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2)同位素的质量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3)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的单质是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的不同单质。(4)同位素构成的化合物是不同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5)

7、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原子量):这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6)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用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得出的数值。4.相对原子质量的有关计算在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我们平常所说的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按各种天然同位素原子丰度算出来的平均值。下面,我们介绍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平均值的算法。设问:对于具有同位素原子的元素来讲,应该怎样求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呢?如O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数值求出:已知一个O的质量为2.657×10-26kg,一个

8、C的质量为1.993×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