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ppt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ppt

ID:49781570

大小:2.34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01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ppt_第1页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ppt_第2页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ppt_第3页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ppt_第4页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观察】水在自然中的存在形态,回想形成过程。冰、雪、雨、露、云、雾、霜、雹【探究】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当夜晚温度下降,水蒸气成为小水滴,一部分附着在大气粉尘上形成雾,一部分附着在花草树叶上形成露。1雾露的形成液化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夜晚,气温急剧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2霜的形成凝华【探究】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由于白天气温高,空气中形成大量的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高

2、空水蒸气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一起,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3雪的形成凝华【探究】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4云的形成由于白天气温高,地表水大量蒸发成水蒸气,当水蒸气上升到冷的高空以后,一部分成为小水滴,一部分成小冰晶,天空中的云就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液化凝华【探究】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高空中的水蒸气不断成水,云越聚越厚,就要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当中随着温度升高,云中的小冰晶也成小水滴,与云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熔化液化5雨的形成【探究】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高空厚重的云层中,由于温度低于0摄氏度,小水

3、滴不断成冰块,冰块逐渐变大下落,下落过程中没有熔化完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雹。6雹的形成凝固【探究】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地球上水循环系统涉及了哪些区域?【思考】二、地球上的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就这样不停的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径流下渗水气输送蒸腾降水认识水循环巨大的水循环对地球环境有什么意义?【讨论】地球上的水就这样不停的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陆地水循环)(海洋水循环)(海陆间循环)海洋陆地二、地球上的水循环【意义】水循环过程中实现了不同地域间水资源和热量的充分交换。【思考】巨大的水循环对地球环境有什么意义?水

4、循环联系了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水循环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并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清洁。二、地球上的水循环三、高压锅【思考】高压锅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高压锅在工作时,放在火上加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仍在锅里,当水的温度到了100度时,仍不沸腾,温度继续增加,直到锅的气体压强能顶起安全阀为止。四、电冰箱【思考】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家用电冰箱系统主要是由蒸发器、压缩机和冷凝器三部分组成。电冰箱是将被液化了的制冷物质通过节流阀进入电冰箱内的蒸发器使电冰箱内的温度降低,从而使电冰箱达到制冷的效果。五、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1、运载火箭的液态燃料与助

5、燃剂运载火箭的燃料常采用液态,它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态液化形成.液态有利于储存和储存较多数量的燃料,如图所示:【探究】2、飞船返回舱的“防热衣”卫星返回地面时,与空气相互摩擦,温度升高.整流罩上的烧蚀层会熔化、汽化吸收大量的热,保护了火箭或卫星。【探究】五、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3、热管利用热管使卫星不同面温度变化均匀。【探究】五、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我国“神舟”五号返回舱的表面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它可以在返回大气层时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烧蚀层”能起这种作用,除了隔热性能外还由于()A.它的硬度大,不易烧坏B.它的表面非常光

6、滑,能减少与空气的摩擦C.它在熔化和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D.它能把热辐射到宇宙空间C当堂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