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doc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doc

ID:49785220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2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双阳中学王勇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眼和视觉,本节课是学习了有关人体的营养、消化、体内物质的运输和废物的排出等知识之后,向同学介绍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中眼与视觉的知识,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既是知识的介绍,又是很好的一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注意用眼卫生,关爱盲人的情感。基于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

2、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2)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能力目标:(1)尝试观察瞳孔大小变化的情况并做出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自觉保护视力,注意用眼卫生。(2)有自觉关爱盲人的意识,懂得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3.教学重点(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2)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4.教学难点(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2)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习惯,树立爱护眼睛的意识。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眼睛与视觉”这部分内容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不仅对结构与功能感兴趣,更对与眼睛有关的疾病感兴

3、趣,尤其是与他们密切相关的“近视”,想要清楚地了解为什么。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感性材料,利用启发性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认识,不断地培养能力。三、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  设想你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这时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学生回答:跑回家、找地方躲起来等。  你是怎样做出天要下雨的判断的?学生回答: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生活经验等。  你感觉到天气骤变以及做出的相应反应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和系统完成的?学生回答:眼睛、耳朵、大脑、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等。  我们生活在不

4、断变化的环境中,只有灵敏地感知环境的变化并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那么,人体是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二)自学探究,合作交流:  互动一:人体获取信息最多的是视觉。  互动二:眼球的结构:1.观察课本人眼球结构和照相机结构示意图,完成讨论1、2。  2.观察图Ⅳ-46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说一说眼球的晶状体、瞳孔和视网膜分别相当于照相机的什么结构?  3.请同学们熟悉眼球的结构,然后通过眼球模型,分析眼球的结构,并说出每一部分结构的功能。  互动三:视觉

5、的形成过程:1.学生分组讨论整理。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2.视网膜上成像后我们就看到物像了吗?我们实际看到的物像是倒立的吗?这是为什么呢?  3.有一个人眼睛失明了,你能帮他分析分析可能有哪些原因吗?  4.观察课本图Ⅳ-48猫的瞳孔大小的调节,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人也会有这种变化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小提示:联想一下生活中的一些经验:  ⑴刚进电影院时,眼前一片漆黑,一会才看到座位。这时瞳孔有何变化?完成探究。(2)晴天的中午,眼睛盯着太阳看,很刺眼,瞳孔有什么变化?  互动四:近视的成因及预

6、防  1.学生分析近视是怎么形成的?参考课本内容,结合图Ⅳ-49,分析近视的成因。(晶状体凸度过大,或者眼球前后径过长)矫正方法之一就是戴凹透镜。  2.请几位近视眼的同学谈一谈近视心得,让其他同学引以为鉴。  3.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课本图Ⅳ50总结预防近视的方法。理解记住“三要”、“四不看”。  能力拓展:分析老年人远视的视网膜成像特点和结构病变,并提出矫正方法(凸透镜)。最后,小结本课内容,教育学生要懂得爱护眼睛,预防近视眼。课堂练习:学生思考回答,讲解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四、板书设计: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

7、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眼和视觉1.眼球的结构2.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3.近视及其预防:“三要”、“四不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