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ppt

用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ppt

ID:49798564

大小:322.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02

用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ppt_第1页
用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ppt_第2页
用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ppt_第3页
用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ppt_第4页
用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用高中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复习策略:1、正确理解人口的基本概念,如人口的增长和增长模式,人口老龄化、人口迁移、环境人口容量;学会理解一些新概念,如人口红利、人口结构、人口抚养比2、掌握教材中人口问题的基本原理和结论,利用典型案例分析人口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整合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带来的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措施。关注人口流动的新现象,如民工荒;关注我国人口统计的新变化3、掌握人口统计图的判读技能:人口曲线图、人口增长模式图;人口三率柱状图、人口增长柱状图;人口金字塔图;人口等边三角形统计图;人口增长复合图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第

2、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原始型(高高低)传统型(高低高)现代型(低低低)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1.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以前:亚欧非美、大洋洲二战后:亚非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东部东北和西北2.国内人口迁移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由内地到沿海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个人意愿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1.环境人口容量(最大值)资源(正比)、科技(正比)、消费水平(反比)2.人口合理容量(合理值)图2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读图,完成4~5题图24.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

3、.③D.④5.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D.①②③④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复习策略1、重视城市化方面的概念,注重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2、不断把城市化方面基本原理和结论与具体事例相互印证,重视世界各国重要城市的位置、区位条件、问题和成功做法,学会归纳城市化过程普遍性和特殊性。3、掌握城市化方面的问题的答题套路,训练文字表达能力。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2.地租:与市中心距离交通1.城市等级划分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4、(1)依据:人口规模(2)城市等级和服务种类、服务级别、服务范围的关系城市等级服务种类服务级别范围高多高大低少低小(3)城市的服务范围:等级高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不同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第三节 城市化1.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2.进程城市化发展阶段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发展中国家中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

5、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目前速度趋缓(甚至停滞)速度加快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人口比重大(70%以上)小(不到40%)所处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原因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动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经济迅速发展第三章农业地理的形成与发展复习策略:1、要深刻理解教材中有关农业区位分析的原理和结论。要联系世界各地的气候条件来分

6、析农作物生长对光、热、水、肥的要求。联系社会经济、科技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掌握区位选择的一般模式2、在复习农业地域,应注重比较分析、归纳整理发展条件、问题和对策。3、熟悉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的区域地图,注重各种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提高获取信息及分析解决能力4、掌握对农业方面的综合题表达的审题和答题套路。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2)社会环境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科技、劳动力、政策2.农业地域类型(1)混合农业(澳大利亚)(2)种植业A.季风水田农业(

7、水稻)1.分布2.区位条件3.特点B.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2.区位条件3.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3)畜牧业A.大牧场放牧业1.分布2.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潘帕斯草原)区位条件B.乳畜业(城市市场)1.分布: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2.西欧的乳畜业区位条件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复习策略:1、构建区位选择的一般模式,掌握并理解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2、归纳概括各地工业地域发展的模式及特点,与我国相应的工业基地或工业中心对比,从中领悟到我们可以利用和借鉴的东西。3、剖析案例,总结其中的工业区位和布局原理,并能够迁移运用。熟悉世界各地典型的传

8、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总结他们位置、范围、工业部门、结构特点、区位发展条件、存在问题、振兴措施。借鉴它们的成功做法,为我国重要工业基地或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4、利用数据图表资料培养自己的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