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安徽地理.ppt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安徽地理.ppt

ID:49807468

大小:2.59 MB

页数:31页

时间:2020-03-02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安徽地理.ppt_第1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安徽地理.ppt_第2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安徽地理.ppt_第3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安徽地理.ppt_第4页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安徽地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安徽地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安徽地理自然特征一、位置、范围二、行政区划三、地形四、气候五、河流、湖泊一、位置、范围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是中国东部襟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安徽跨长江、淮河中下游,以长江、淮河为界,形成了淮北、江淮、江南三大地域。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一)、地理位置安徽省简称“皖”,地处中国东部,位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

2、积的1.4%,居全国第22位。山东省安徽省邻省二、行政区划安徽省划分16个地级市,共105个县级行政单位。通常称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为皖北,淮河与长江之间地区为皖中,长江以南地区为皖南。皖北皖中皖南(三、地形:全省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南北迥异,复杂多样。长江、淮河横贯省境,将全省划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别山区、长江沿岸平原和皖南山区五大地形区域。1.淮河以北,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2.江淮之间西部为大别山区,东部为丘陵地形3.长江两岸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平畴沃野,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4.皖南山区层峦叠峰,峰

3、奇岭峻,以山地丘陵为主。四、气候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以淮河为分界线,北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7℃之间,平均日照1800-2500小时,平均无霜期200-250天,平均降水量800-1800毫米。有梅雨和伏旱等特殊天气,气象灾害主要为干旱、暴雨洪涝、龙卷风等。五、河流和湖泊长江流经安徽南部,境内全长416公里,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境内全长430公里,新安江为钱塘江正源,境内干流长240公里。长江水系湖泊众多,较大的有巢

4、湖、瓦埠湖、武昌湖、龙感湖、南漪湖。其中巢湖面积800平方千米,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目前安徽境内有大型水库13座,如梅山、响洪甸、佛子岭。四、植被、土壤因气候的变化更替而南北自然更替。淮河以北:落叶阔叶林-棕壤;淮河以南、黄山山脉以北: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黄山山脉以南:常绿阔叶林-黄、红壤。五、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全省耕地面积433万公顷,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2)水资源。全省水资源总量约680亿立方米。全省重要的水利工程为淠史杭灌溉工程,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3)动植物资源。全省林业用地4.18万平

5、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30%,草地1.66万平方公里,占12%,全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木本植物1300余种,草本植物约2100余种,动物约50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以扬子鳄、白鳍豚最为珍贵。(4)矿产资源。安徽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产种类较全,储量丰富。全省已发现有用矿种1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67种。其中煤、铁、铜、硫、明矾石为五大优势矿产。主要有煤炭(两淮)、铜(铜陵)、铁矿(马鞍山)。两淮大型煤碳基地包括淮南、淮北两个矿区,是国家规划建设的13个大型煤碳基地之一。资源开采条件评价:两淮基地煤碳资源丰富,煤质优

6、良,开采条件较好;地表水资源丰富,居中靠东、承东启西,紧邻华东市场,地理位置适中(优越),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适宜建设大型、特大型在矿井和特大型坑口电站。意义:该基地的建成投产还对促进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缓解“长三角”地区高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华东地区能源安全,加快安徽在“泛长三角”分工协作及经济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义六、自然灾害安徽省地处南北过渡带,年际间气候变化大,加上长江、淮河流域地势低洼、生态恶化,造成自然灾害发生频度高、地域广、危害大。“三年一旱,四年一涝,旱多于涝,涝重于旱”,是安徽省大部分地区旱涝灾害的真

7、实写照。安徽省自然灾害的种类主要有洪涝、干旱、干热风、高温热害、低温冷(冻)害、冰雹、龙卷风、动植物暴发性病虫害等。灾害严重时,连续几年或同一年内几种自然灾害同时或交替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破坏性极大。社会经济特征一、人口与城市二、农业三、工业四、交通五、旅游一、人口与城市安徽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2010年常住总人口达5950万人,居全国第八位,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34%,全省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26人,远高于全国平均人口水平。社会经济特征:(一)、人口5950万,汉族为主,人口密度皖北及沿江平原的东部较大,皖南丘陵和皖西山区人口

8、密度较小。1)安徽省目前人口增长已进入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C.负增长阶段D.低速增长阶段2)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安徽省的人口问题不包括A.人口出生率低B.人口增长过快C.就业压力增大D.社会保障压力增大二、农业安徽省是中国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