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

ID:49819652

大小:2.27 M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2-28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投影与三视图教学课件 苏教版必修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正投影与三视图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一、正投影投影中心投影线投影面被投影物体种类工程图样一般都是采用正投影中心投影平行投影二、正投影的基本特征真实性积聚性收缩性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平行时,它的投影反映实形(或实长)。真实性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垂直时,它的投影积聚为一直线(或一点)。积聚性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与投影面倾斜时,它的投影缩小(或缩短)。收缩性三、三视图1.工程上为什么要用三视图?有时我们会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某个投影面所得到的投影完全相同。要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常常需要三个投影。而且,当我们用视线代替投影线,并把

2、所看到的投影图形叫做视图时,这样,就产生了“三视图”。三、三视图a.正面投影面用“V”标记;b.侧面投影面用“W”标记;c.水平投影面用“H”标记;三投影面之间两两的交线称为投影轴,分别用OX、OY、OZ表示;三根轴的交点O称为原点。1、三视图的三投影面体系2、三视图的形成现将物体放在三面投影体系中,并尽可能使物体的各主要表面平行或垂直与其中的一个投影面,保持物体不动,将物体分别向三个投影面作正投影,就得到物体的三视图。3、三视图的名称C、从上向下看,即得在H面上的投影,称为俯视图。A、从前向后看,即得V面上的投影,称为主视图;B、从左向右看,即得在

3、W面上的投影,称为侧视图或左视图;4、物体的三视图在图纸上的位置左视图俯视图主视图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度,而且长对正;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度,而且高平齐;俯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宽度,而且宽相等。宽相等5、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四、三视图的绘制笔:粗实线矩形笔;其余园锥形笔线:粗实线可见的轮廓线细实线尺寸标注线点划线中心线、对称线、轴线虚线不可见的轮廓线可视轮廓线用实线,不可视轮廓线用虚线。同一平面内的形体分割线不是轮廓线。画法说明1、同一张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2、虚线、点划线相交时,应使

4、两小段相交。3、两直线相交处要避免间隙或线段出界。4、两线相切的切点处,应画成一条线粗。选择主视图画图步骤a、确定画图比例和图纸幅面根据所画物体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选用c、在图纸上画出各视图的中心线、对称线、轴线及其他基准线。b、布置视图位置主视图确定之后,其他两个视图也就相应地确定了。是主要视图。选择表现形态结构最多的面,同时兼顾其他两个视图虚线尽量少注意:考虑到尺寸布置的需要,可适当加大各视图之间的距离,d、画底稿用稍硬的铅笔(2H铅笔)。画图顺序:为由大到小、由外形到内形及3个视图配合作图,使每个部分符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e、检

5、查和描深底稿完成后,按原画图顺序仔细检查,纠正错误和补充遗漏,用HB或B铅笔按标准线描出各线条。画图时应注意的问题1、先画主体部分,后画次要部分。2、几个视图要配合着画。不要先画完一个视图,再画另一个视图。3、各部分之间画出分界线4、描深时先画圆或圆弧,后画直线,不可见部分用虚线画出,对称线、轴线和圆的中心线均用点划线画出。30183020技术图样的绘制应当为表达设计意图服务,并力求体现技术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