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复习 (5).ppt

本章复习 (5).ppt

ID:49833654

大小:22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2-28

本章复习 (5).ppt_第1页
本章复习 (5).ppt_第2页
本章复习 (5).ppt_第3页
本章复习 (5).ppt_第4页
本章复习 (5).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本章复习 (5).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纲对浮力的要求Ⅰ级要求:认识浮力,知道轮船、潜艇、气球和密度计的工作原理。Ⅱ级要求: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进行有关浮力的简单计算。近三年中考中浮力的题型及分值2015:填空、计算11分2016:选择、填空、实验探究10分2017:选择、填空10分浮力复习(一)本节目标:1、自主复习浮力的基础知识3、浮力大小的判断4、有关浮力的应用一、自主复习完成知识要点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竖直向上力叫浮力。2、浮力方向:,施力物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即浮力。4、阿基米德理:。公式表示:,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

2、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和物体有关。竖直向上液体或气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F浮=G排=ρ液gV排密度排开液体的体积沉浮条件5、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下沉悬浮上浮漂浮F浮GF浮GF浮GF浮G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GF浮GF浮GF浮<<==>>=>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浮与G或比较ρ液与ρ物二、计算浮力的方法1、压力差法:应用F浮=F向上-F向下2、二次测量法:即F浮=G物-F示3、公式法:F浮=G排=ρ液gV排4

3、、受力分析法(沉浮条件):如果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则F浮=G物三、即时训练1、甲、乙两个实心球分别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质量相等,甲悬浮于水中,乙漂浮在水面上,由此可以判断()。A.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B.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C.甲受到的浮力小于乙受到的浮力D.甲浸在水中的体积小于乙浸在水中的体积A即时训练2、如图所示,一个重为0.2N的小球被线拉住而浸没在液体中,如果它受的浮力是1.8N,则线对球的拉力是()A.1.8NB.1.6NC.0.2ND.0N8-10B即时训练3.两个物体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们同时浸没到水中,发现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减小值相

4、同。由此可以判断()A.两物体受的浮力一定相同B.两个物体一定是等重的C.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相同的D.两个物体一定处在液体中相同深度A即时训练4、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静止在液体中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F丙B.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甲<F乙=F丙C.三个球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D.三个球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ρ丙A四、拓展应用1、木头的密度小于水,能够浮在水面上。如果将它挖空,使它的自重变轻,它就能排开更多的水,从而获得更大的力,古代的独木舟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钢铁、水泥的密度大

5、于水,实心的钢铁、水泥制品在水中会下沉,但如果把一定质量的钢铁、水泥制成空心的,使它排开液体的体积,那么它受到的浮力就增大,也就能够浮在水面上了。现代的轮船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2、一艘轮船的质量是6000t,它的排水量是10000t,它所能装载的货物的质量是t。若取g=1ON/kg,则该船满载货物时受到的水的浮力是N。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船的重力大小,受到的浮力大小,由于河水的密度比海水小,所以它排开水的体积(填变化情况)。排水量: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浮增大40001×108不变不变增大拓展应用3、潜水艇从潜行变为上浮,在浮出水面之前,所受海水的压强和浮力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6、()A.压强减小,浮力不变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C.压强不变,浮力变大D.压强不变,浮力变小A潜水艇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沉呢?拓展运用4、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度计放在A、B两种液体中,如图43所示,则甲、乙密度计受浮力F甲、F乙和A、B液体密度比较()A.F甲>F乙,ρA>ρBB.F甲=F乙,ρA=ρBC.F甲<F乙,ρA<ρBD.F甲=F乙,ρA>ρB密度计的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D5.如图8-1所示,一个木块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设想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并取走,那么(

7、)。A.剩下的部分木块会下沉,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B.剩下的部分木块会上浮,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C.剩下的部分木块不上浮也不下沉,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图8-1B讨论冰块漂浮在水面上,求露出水面的冰块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冰块熔化之后,水面会不会发生变化?南极冰川熔化后,海平面为什么会上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