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降水井施工方案(最终).doc

基坑降水井施工方案(最终).doc

ID:49889523

大小:28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05

基坑降水井施工方案(最终).doc_第1页
基坑降水井施工方案(最终).doc_第2页
基坑降水井施工方案(最终).doc_第3页
基坑降水井施工方案(最终).doc_第4页
基坑降水井施工方案(最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坑降水井施工方案(最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盾构1标段【江泰路站—南洲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降水井施工方案编制:时间:审核:时间:批准:时间: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盾构1标段【江泰路站—南洲站盾构区间】项目经理部2005年11月广州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盾构1标段降水井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八号线延长线工程盾构1标段【江泰路站~南洲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相关设计资料、合同文件、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2、本标段工程地质勘测资料、现场调查资料及我公司在深基坑施工方面的丰富经验;3、

2、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广州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本工程盾构始发井(兼做轨排井)及明洞段位于江泰路站南边渡线交叉处,其里程位置为YCK12+362.199~YCK12+462.399,包括围护结构其外包长度为100.2m,该部分采用明挖法施工。盾构井外包长18.1米,宽27.7米,深21.23米,结构为双层双跨框架结构;轨排井及普通段外包总长为82.1米,宽23.2米,深20.973米,结构采用大跨度马蹄形断面。该段基坑开挖深度约为2

3、2m,开挖总方量约5.8万立方米,基坑开挖范围内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1>人工填土层、<4-1>、<4-2>冲、洪积粘性土层、<3-2>砂层、<7>岩石强风化带、<8>岩石中风化带、<9>岩石微风化带。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2.1工程地质根据业主所提供的工程勘测资料(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本场区结合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资料,按成因、岩性、状态划分,将场地岩土分层简略描述如下表。地质纵剖面图详见地质详勘报告。表1岩土分层及其特征表地层名称地层编号岩土名称地层描述人工填土层〈1〉人工填土主要为杂填土和素填土,而且各孔

4、分布连续,颜色较杂,主要呈土灰色、土红色、褐红色、灰黄色等碎石,砼块、砖块、人工堆填的细砂、中粗砂、粘性土及风化岩碎屑组成,硬质物含量较高,结构松散或稍压实。粉质粘土层Q4mc<2-4>层厚1.58m15,灰黄色、灰白色,软塑~可塑,以粘粒为主,局部含粉、细砂粒,土质粘韧,切面较光滑,局部有明显砂感。粉细砂层(Q3al+pl)〈3-1〉粉砂细砂本层平均层厚2.66m,灰白、灰黄色、浅黄白色等,饱和,松散~稍密,级配不良,以石英质粉细砂为主,不均匀含粘、粉粒。中粗砂层(Q3al+pl)〈3-2〉中砂粗砂本层层厚2.1

5、1m,灰白、灰黄、褐灰色等,饱和,稍密~中密,局部松散状,级配良好为主,局部级配不良,以石英质粗砂为主,含少量粘粒。粉质粘土(Q3al+pl)〈4-1〉粉质粘土浅灰、浅灰黄、灰~灰白、深灰色等,可塑状,局部为软塑状或硬塑状,土质粘韧,局部含少量砂。淤泥质土Q3al+pl)〈4-2〉冲积~洪积淤泥质土层本层层厚层厚1.64m,深灰~灰黑色,软塑,土质较为粘滑,含少量砂。粉质粘土(Q3dl)〈4-3〉粉质粘土本层层厚3.53m,土性:黄褐色,硬塑为主,局部可塑,含少量砂粒,砂粒磨圆度差。白垩系红层残积可塑状粉质粘土、稍

6、密状粉土(Qel)〈5-1〉粉质粘土本层层厚4.72m,褐红色、暗褐红色等,可塑,为泥质粉砂岩、含砾砂岩风化残积土。浅成-超浅成流纹质英安斑岩、英安斑岩残积可塑状粉质粘土、稍密状粉土(Qel)〈5λπ-1〉粉质粘土本层层厚5.00m,灰绿、灰褐、紫红及灰白色等,可塑,为流纹质英安斑岩或英安斑岩风化残积土;灰绿、灰褐、紫红及灰白色等,湿,稍密,为流纹质英安斑岩或英安斑岩风化残积土。白垩系红层(Qel)〈5-2〉残积硬塑状粉质粘土、中密状粉土本层层厚3.98m,褐红色、暗褐红色等,硬塑,为泥质粉砂岩、含砾砂岩风化残积土

7、。浅成-超浅成流纹质英安斑岩、英安斑岩残积硬塑状粉质粘土、中密状粉土(Qel)<5λπ-2>英安斑岩残积硬塑状粘性土、中密状粉土本层层厚6.81m,粉质粘土土性:紫红夹灰白色等,硬塑,为流纹质英安斑岩或英安斑岩风化残积土;粉土土性:紫红夹灰白色等,稍湿,中密,为流纹质英安斑岩或英安斑岩风化残积土。岩石全风化带(K2d2)〈6〉全风化泥质粉砂岩本层平均层厚3.52m,沉积岩主要为白垩系上统三水组(K2s)、白垩系下统白鹤洞组(K1b),岩石种类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及含砾砂岩等。岩性:暗红色、棕红色、紫灰褐色,

8、岩石风化剧烈,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但尚可辨认,呈坚硬土状,局部硬塑。浅成–超浅成流纹质英安斑岩、英安斑岩全风化带(λπ)<6λπ>全风化英安斑岩本层平均层厚4.88m,暗紫红色,深灰色,岩石风化剧烈,母岩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破坏,但尚可辨认,岩芯呈坚硬土状或密实粉土状。岩石强风化带(K2Sl)〈7〉强风化岩本层平均层厚5.70m15,沉积岩主要为白垩系上统三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