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诗词默写.doc

2011年高考语文诗词默写.doc

ID:49900697

大小:35.02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5

2011年高考语文诗词默写.doc_第1页
2011年高考语文诗词默写.doc_第2页
2011年高考语文诗词默写.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语文诗词默写.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诗文名句(名言)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之一,虽然试题“以课本内容为主”,但由于评分标准非常严格,一些同学掉以轻心,导致失去了本不该失去的分数。下面笔者结合近三年来的高考试题,对这类题型的复习做些针对性的解读,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迎考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要了解这类题有哪些常见类型。纵观近三年高考试题,这类题型大致有以下三种:    1、识记型默写    这类题型只要求同学会背诵原文,并能正确无误地默写出来即可,难度最小,如2011年广东卷第11题(2):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    2、理解型默

2、写    这类题型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背诵课文,而且还要求对课文的内容有所了解。要答好这类题,需要根据题干的提示或具体要求来填写句子。如2010年四川卷第13题(2):    苏轼《赤壁赋》“,”用比拟的手法借箫声写愁情。    陆游《书愤》“,。”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又如2010年江西卷第15题(3):    《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年月日的两句是:,。    再如2011年湖北卷第15题(3):    《过秦论》中“,吞二周而亡诸侯”,气势恢宏;《屈原列传》中“其    称文小而其指极大,”,评断公允:《滕王阁序》中“潦水尽而寒 

3、   潭清,”,意境澄净:《琵琶行》中“醉不成欢惨将别,”,    情景交融。    3、情境型默写    这类题型常常创设一个具体情境,要求填写相应的句子。答好这类题,要注意所设计的“情境”是什么,据此调动记忆中的积累来填写相应的句子。如2008年湖北卷第15题(1):    古代诗文有许多抒发人生感慨的名句,如屈原《离骚》“唯草木之零落兮,”;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杜甫《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    其次我们要知道做这类题经常出现哪些错误。同学们默写古诗文常常出现以下

4、的错误:    (1)张冠李戴。如默写郑燮在《竹石》中表达“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的诗句,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但有许多同学错写成“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写错别字。如2009年山东卷15题(2):纵一苇之所如,。(苏轼《赤壁赋》)。    许多同学把其中“万顷”写成“万倾”。又如2010年全国卷ⅰ第13题(2):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诗经·氓》)    许多同学将其中“士贰其行”的“贰”写错,把“弋”写成“戈。    (3)漏字添字。如

5、2009年全国卷ⅱ第13题(1):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苟子?劝学》)    许多同学把“故不积跬步”一句中的“故”字漏写。有一些同学则出现添字现象而导致失分。如2007年天津卷第17题(2)①: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余于仆碑,,,何可胜道也哉!”    有许多同学在“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后误添了一个“也”字而导致失分。    (4)主观臆造。如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两句诗,有些同学把“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写成了“借酒浇愁愁更愁”,很显然是自己的“独创”。  

6、  以上错误的发生,原因有二:一是知识掌握不牢固、不准确;二是答题不够认真,没有很好地检查。那么,如何避免上述失分情形的发生呢?我们认为在平时的识记和考场的答题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抓住关键字。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能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这是保证书写正确的前提。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有许多同学把“幽愁”的“幽”写成“忧”。这就是没有理解句子的意思造成的,此句中的“幽”意思是“隐蔽的、暗藏的”。    (2)圈点强化记。对名句中易混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

7、点记忆。如:“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司马迁《史记》)中的“销”字就应该重点圈划,以免写成“消”。值得尤为注意的是,有些古诗名句的语序即使颠倒,意义也不会发生变化,甚至平仄也没有影响,对于这些同学也要留心。如不要把“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记成“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不要把“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写作“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前者可以通过平仄来判断语序,后者就不行了,只能强化记忆了!)    (3)诵写要同步。同学们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稿纸上写

8、出句子中的关键字;学生之间可相互检查,合作学习;教师也应该抽人背诵,抽人板演,及时查缺补漏。    (4)书写要规范。同学们在书写时,一定要做到书写认真,不写错字、别字、草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