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线路的敷设.ppt

电力电缆线路的敷设.ppt

ID:49908678

大小:548.01 KB

页数:51页

时间:2020-03-04

电力电缆线路的敷设.ppt_第1页
电力电缆线路的敷设.ppt_第2页
电力电缆线路的敷设.ppt_第3页
电力电缆线路的敷设.ppt_第4页
电力电缆线路的敷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力电缆线路的敷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电力电缆知识培训2011年2月12日电力电缆线路的敷设第一节基本要求第二节直埋电缆的敷设第三节室内电缆的敷设第四节桥梁、隧道及水下电缆的敷设第一节:基本要求基本原则:敷设电力电缆,应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力争节约投资,同时要满足施工和维护的要求。注意事项:为了确保电力电缆的安全运行,电缆线路应尽量避开具有电腐蚀、化学腐蚀、机械震动或外力干扰的区域;电缆线路周围不应有热力管道或设施,以免影响电缆的额定流量和使用寿命.在城乡及厂矿新区敷设电缆时,应考虑导电缆线路附近的发展规划,尽量避免电缆线路应建设需要而迁移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有以下几种:(1)地下直埋。(2)地下隧道或沟道内。(3

2、)室内的墙壁或天棚上。(4)桥梁或构架上。(5)水泥排管内。(6)水下。将电缆直埋于地下,是最经济又最广泛采用的敷设方式。我局常用的有电缆沟、电缆排管、电缆直埋敷设方式。这三种敷设方式各有优缺点,简述如下:(一)电缆沟:优点:敷设条数较多,防外破,适宜临时增加出线,易于故障测寻检修。缺点:易积水和杂物,盖板易破损影响市容,维护量大。我局常用的有电缆沟、电缆排管、电缆直埋敷设方式。这三种敷设方式各有优缺点,简述如下:(二)电缆排管:优点:不易积水和杂物,防外破和腐蚀,不影响路面整洁,维护量少。缺点:散热性能差,人井占地大,敷设及检修困难,条数有限。我局常用的有电缆沟、电缆排管、电缆

3、直埋敷设方式。这三种敷设方式各有优缺点,简述如下:(三)电缆直埋:优点:造价低,工期短,散热性能好,敷设灵活,不影响市容。缺点:易外破和腐蚀,故障测寻和检修困难,不易增加出线,条数少。修建电缆隧道(或排管)投资大、工程时间长、散热条件差,但它具有下列优点:(1)减少电缆的外力破坏和机械损伤。(2)消除了土壤对电缆的化学腐蚀。(3)使维修更方便、更迅速。(4)有利于增加电缆线路。电缆的选择:电力电缆的敷设方式不同时,应选用不同的电缆。(1)直埋敷设应使用具有铠装和防腐层的电缆;(2)在室内、沟内和隧道内敷设的电缆,应采用元黄麻外被层的铠装电缆、阻燃(难燃)或非阻燃交联聚乙烯电缆;(

4、3)确保无机械外力时,可选用无铠装电缆;(4)易发生振动的区域必须使用铠装电缆;(5)水泥排管内的电缆应采用具有外护层的无铠装电缆。电力电缆敷设基本要求:(1)电缆在敷设以前,根据设计要求检查电缆的型号、绝缘情况和外观是否正确、完好。对于采用直埋和水下敷设方式时,则应在直流耐压试验合格后方可敷设。(2)三相系统中使用的单芯电缆,应组成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充油电缆和水下电缆除外),以减少损耗。每隔1~1.5m应用绑带扎紧,避免松散。(3)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不允许采用三芯电缆另外加一根单芯电缆或电线,甚至直接利用三芯电缆的金属护套等作中性线的方式。(4)并列运行的电力电缆,其型号和

5、长度应相等,以免因导电线芯的直流电阻不同.造成载流量分配不均。(5)在运输、安装或运行中,应严格防止电缆扭伤和过度弯曲,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不应小于表2-1的给定值。(6)在比较严重的化学或电化学腐蚀区域里,直埋的电缆除应采用具有黄麻外被层的铠装电缆或塑料电缆外,还应加以防腐措施。(7)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高度差.应满足表1—15的规定。否则应选用不滴流电缆或塑料电缆。(8)敷设电缆时.应留足够的备用长度(一般为1%一1.5%),以各补偿因温度因素所引起的变形。(9)在敷设电缆前的24h内,如果电缆的存放处及敷设现场的平均温度低于表2—2的数值时,不宜施工

6、。(10)沿电气化铁路或有电气化铁路通过的桥梁上明敷电缆的金属护套,应沿全长与金属支架或桥梁的金属构件绝缘,以防止电气铁路的回流烧坏电缆。(11)油浸纸绝缘电缆在切断后,应将两头寸即铅封;橡皮绝缘和塑料绝缘电缆在切断后,则应用热缩封帽或塑料绝缘白粘带严密封好,以防潮气的侵入。(12)电缆接头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并列敷设时,接头应前后错开;B.明敷电缆的接头,应用托板托起,并用耐弧隔板与其他电缆隔开,以缩小由接头故障引起的事故范围;C.托板及隔板应伸出电缆接头两侧各0.6m以上;D.直埋电缆接头外应加装保护壳.位于冻土层的保护壳内,应充填沥青,以防进入保护壳的水因冻结而损坏电

7、缆接头。(13)电缆敷设时,不宜交叉;电缆应排列整齐,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14)电缆进入电缆隧道、沟、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人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15)从地下引至地上的明敷电缆,应在地面以上2m内加装保护管。(16)电缆敷设时,应从盘的上端引出,并严格避免电缆在支架上摩擦拖拉。电缆上不应有末消除的机械损伤,如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17)在电缆隧道、沟内敷设电缆时,不应破坏其防水层。采用机械敷设电缆时,其牵引强度不应超过表2—4的数值。(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