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宇宙航行学案.doc

高中物理宇宙航行学案.doc

ID:49916954

大小:1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5

高中物理宇宙航行学案.doc_第1页
高中物理宇宙航行学案.doc_第2页
高中物理宇宙航行学案.doc_第3页
高中物理宇宙航行学案.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宇宙航行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析与解答】:(1)设中央恒星质量为M,A行星质量为m,则有①解得:②(2)如图5所示,由题意可知:A、B相距最近时,B对A的影响最大,且每隔t0时间相距最近.设B行星周期为TB,则有:③图5AO解得:④该B行星的质量为m′,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B,则有⑤由①、④、⑤可得:⑥[点评]本题的难点是运动模型的建立,A、B相距最近时,B对A的影响最大是一个重要的隐含条件,在时间t0内A、B运动的物理量间的关系是列方程的一个重要依据,做这种题型时要注意认真读题,挖掘出这些条件.本题中根据周期可求出角速度;根据B行星运动的半径

2、可求出B行星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宇宙航行(第一课时)一、人造卫星1、共同特点:2、人造卫星的运动参量与半径的关系: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二、两种常见的卫星1、近地卫星2、同步卫星三、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3、第三宇宙速度:4、注意点:例1、(04江苏)若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A.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大D.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它的运行速度越小C.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力越大D.卫星的质量一定时,轨道半径越大,它需要的向心

3、力越小例2、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初速度v发射后,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若使发射速度为2v,则该卫星可能()A.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变大B.绕地球运动,轨道变为椭圆C.不绕地球运动,成为太阳系的人造行星D.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例3、(06江苏卷)举世瞩目的“神舟”六号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返回,显示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设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厂,则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的速率为()例4、2005年10月,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

4、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飞船在绕地球飞行的第5圈进行变轨,由原来的椭圆轨道变为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求:⑴飞船在上述圆形轨道上运行的速度v;⑵飞船在上述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周期T.宇宙航行的应用(第二课时)三、变轨问题四、黑洞问题例5: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在椭圆轨道2上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A点,轨道2、3相切于B点.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正常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5、ACD)A.卫星在轨道3上的周期大于在轨道1上的周期B.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C.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时,经过A点时的速率大于经过B点时的速率D.卫星在轨道2上运行时,经过A点的加速度大于经过B点的加速度例6、(2008年广东物理)图7是“嫦娥一号奔月”示意图,卫星发射后通过自带的小型火箭多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被月球引力捕获,成为绕月卫星,并开展对月球的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发射“嫦娥一号”的速度必须达到第三宇宙速度B.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的周期与卫星质量有关C.卫星受月球的引力与

6、它到月球中心距离的平方成反比P123QD.在绕月圆轨道上,卫星受地球的引力大于受月球的引力例7、如图所示,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的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的经过

7、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练习】如图,质量为m的卫星在绕地球的圆轨道上运行,要进入更高的圆轨道3,必须先加速进入一个椭圆轨2,然后再进入圆轨道3。已知卫星在圆轨道3上运动速度大小为v,万有引力常量为G,轨道1和3半径分别为R1和R3,地球半径为R,椭圆轨2分别与轨道1、3相切。求:(1)地球的质量和密度(2)飞行器在轨道1上的速度v1(3)轨道1处的重力加速度(4)从轨道1到轨道3所用时间例8.1998年8月20日,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为美国“铱”星公司成功发射了两颗“铱”星系统的补网星.19

8、98年9月23日,“铱”卫星通讯系统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一场通讯技术革命开始了.原计划的“铱”卫星通讯系统是在距地球表面780km的太空轨道上建立一个由77颗小卫星组成的星座.这些小卫星均匀分布在覆盖全球的7条轨道上,每条轨道上有11颗卫星,由于这一方案的卫星排布像化学元素“铱”原子的核外77个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一样,所以称为“铱”星系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