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辋川庄作(上课).ppt

积雨辋川庄作(上课).ppt

ID:49923078

大小:523.0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01

积雨辋川庄作(上课).ppt_第1页
积雨辋川庄作(上课).ppt_第2页
积雨辋川庄作(上课).ppt_第3页
积雨辋川庄作(上课).ppt_第4页
积雨辋川庄作(上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积雨辋川庄作(上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他是谁?他,17岁写下了佳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21岁高中状元。他,31岁丧妻之后一直未再续娶,孤居三十年——不管怎么样,有这样好的条件又“守节”一生的封建时代的男人存在过,是奇迹了。他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相思》:“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就是诗佛王维!知人论世看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

2、时期的著名诗人。王维亦官亦隐,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擅画人物、丛竹、山水。苏轼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唐代山水田园派的另一代表人物是孟浩然。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一、诵读感悟1、读准字音;2、读懂大意;3、读出感情。1.读准字音蒸藜(lí)炊黍(shǔ)饷(xiǎng)东菑(zī)啭(zhuàn)黄鹂(

3、lí)朝槿(jǐn)2.疑难词语解释①蒸藜炊黍:藜:藜草,嫩叶可食。蒸藜炊黍,泛指粗劣的饭菜。  ②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本指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      ③漠漠:写水田情状,形容水田薄雾蒙蒙,视野苍茫。      ④阴阴:写夏木情状,形容夏天树林茂密,境界幽深。      ⑤啭:鸟婉转鸣叫,动词。      ⑥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夏季开花,朝开暮落,故又称朝槿。       ⑦野老:诗人自称。      ⑧争席:表示和人相处很随便,无隔阂。《庄子•杂篇•寓言》载:阳子居(杨朱)初到旅舍,面露骄矜之色,旅舍主

4、人对他很恭敬,其他客人也纷纷为他让座。后来老子教他去掉骄矜,他再到旅舍,就显得很随和,人们也就不再给他让座,而和他争席而坐,相处就很随便了。       ⑨海鸥:《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好鸥,每日与鸥鸟游玩,数以百计的鸥鸟聚集在他身边。有一天,他的父亲叫他捉鸥鸟。第二天他来到海边,鸥鸟就盘旋不下了,因为他有了机心。此处以海鸥比喻淳朴而无机心的农民。      ⑩更相疑:又怀疑我猜忌我。相,偏指一方,这里指诗人自己。二、涵咏诗句,揣摩诗意通过反复的咀嚼,紧紧抓住诗歌所描绘的特定景物,细致地品赏诗歌中饱含诗人情感的关键词句,进而准

5、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积雨辋川庄作-----作者: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

6、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

7、描摹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充满了闲情逸致。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吧?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谓。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

8、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庶几乎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