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下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ppt

苏教版八下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ppt

ID:49943638

大小:1.09 M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04

苏教版八下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ppt_第1页
苏教版八下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ppt_第2页
苏教版八下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ppt_第3页
苏教版八下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ppt_第4页
苏教版八下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下第六单元诵读欣赏《古诗二首》.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安阳县二中附中李建鹤古诗二首学习目标1、体会诗歌感情。2、赏析诗歌。3、背诵默写诗歌。朗读—看清字形读准字音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吟读—明确节奏把握基调赏读—理解诗意把握诗情知人论世知人论诗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晚唐时期很有影响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现存的有600余首。他的诗多写时代离乱、个人失意的感慨,

2、尤以缠绵深挚的爱情诗和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最有特色。他和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也是唐代诗人中的“三李”之一(李白、李贺)。作者简介题解《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内”即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更确切。写作背景秋雨绵绵的某天,他收到了远在北方长安的妻子写給他的来信,并询问归期(何时才能回长安)。诗人当时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这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依窗观雨景,写成了此诗。夜雨寄北君

3、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赏析红色词语小结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了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思。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诵读—熟读成诵体

4、悟感情时空穿越假如你和作者面对面,你们将进行怎样的对话,写一写。要求:以对话的形式更好。悟读—拓展提升感悟升华能力拓展请大家以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首《论诗》。考点链接1、[常德中考]“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潍坊中考]成语“剪烛西窗”源自唐代诗人——的《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3、[黄冈中考]本诗既写了眼前景“——————,”又写了——。4、[常德中考]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论诗》1、[恩施中考]“风骚”在诗中的具体含义?2、[中考预测]赵翼《论诗》中表达文学创作随着时代

5、发展变化发展这一主题的诗句:————————,——————。谢谢指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