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doc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doc

ID:49946641

大小:65.4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03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doc_第1页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doc_第2页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doc_第3页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doc_第4页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摘要1前言21LC-MS分析原理22LC-MS仪的组成及其分析条件的选择32.1LC-MS联用仪的组成32.2LC-MS分析条件的选择和优化32.2.1接口的选择32.2.2正、负离子模式的选择32.2.3流动相的选择32.2.4流量和色谱柱的选择32.2.5辅助气体流量和温度的选择43LC-MS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43.1LC-MS在药物筛选方面的应用43.2LC-MS在药物成分鉴定研究43.2.1中药成分分析53.2.2抗生素药物成分分析53.2.3中成药、保健品、食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的鉴定分析53.3LC-MS在药物代谢分析的应用63.4LC-M

2、S在残留药物分析的应用74展望7参考文献99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其高分离能力,高灵敏度和专属性强的优势,在药物成分的鉴定分析、药物代谢研究、中成药和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的鉴定分析以及药物残留分析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阐述了LC-MS技术在药物筛选,药物成分鉴定研究,药物代谢分析以及残留药物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关键词:液质联用;药物分析;应用;进展RecentDevelopmentintheApplicationofLC-MSin

3、PharmaceuticalAnalysisChuanyangSuAbstract:Liquid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isregardedasanimportanttechnologyformanyadvantagessuchashighseparatingefficiency,goodsensitivityandstrongspecifity.Soitiswidelyusedinanalysisofdrugsandmetabolites,chemicalmedicinemixedillegallyinChineseme

4、dicineanddrugresidue.Thispaperbrieflyrevieweditsapplicationinpharmaceuticalanalysis,theapplicationanddevelopmentasdrugscreening,analysisofdrugsandmetabolites,drugresiduesweremainlyintroduced.Finally,thedevelopmenttrendofLC-MSisproposed.Keywords:LC-MS;pharmaceuticalanalysis;applicati

5、on;development前言液相-质谱联用技术(LC-MS)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分析技术,9LC的高分离效能与MS的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使之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分离和鉴定分析方法之一。该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进行开创研究以来,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研究过程,直到90年代大气压电离技术成熟后,各种商品化仪器相继问世,LC-MS技术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科研和日常分析的有力工具。液相-质谱联用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相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发展较早,技术较为成熟,但GC样品要求有一定的蒸汽压,实际应用中,只有少部分样品可以不经过预先处

6、理可达到GC的分离要求,多数情况下需要做预处理或衍生化使之成为易汽化的样品才能进行GC-MS分析;而液相色谱不受上述限制,可分离高极性的和热不稳定的化合物,这使得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1]。1LC-MS分析原理LC-MS仪主要由高效液相色谱,接口装置(LC与MS之间的连接装置,同时也是电离源),质谱仪组成。混合样品通过液相色谱系统进样,由色谱柱分离,从色谱仪流出的被分离组分依次通过接口进入质谱仪的离子源处并被离子化,然后离子被聚焦于质量分析器中,根据质荷比而分离,分离后的离子信号被转变为电信号,传递至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根据质谱峰的强度和位置

7、对样品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LC-MS是通过一个“接口”来实现的,所用接口合适与否,不仅会影响质谱仪的灵敏度,而且影响质谱仪所能提供的结构信息和应用范围。在接口研制方面,前后发展了有20多种[2],其中主要有直接导入界面、传送带界面、渗透膜界面、热喷雾界面和离子束界面,但这些技术都有不同方面的限制和缺陷,直到大气压电离技术(API)成熟后,液-质才得以飞速发展。大气压电离技术包括电喷雾电离和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作为LC-MS联用仪的质量分析器,最常用的是四极杆分析器,离子阱分析器和飞行时间分析器。四极杆分析器由4根棒状电极组成[3],当样品量很少,而且

8、样品中特征离子已知时,可以采用离子监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