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四一模试卷分析物理.ppt

苏南四一模试卷分析物理.ppt

ID:49967827

大小:232.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05

苏南四一模试卷分析物理.ppt_第1页
苏南四一模试卷分析物理.ppt_第2页
苏南四一模试卷分析物理.ppt_第3页
苏南四一模试卷分析物理.ppt_第4页
苏南四一模试卷分析物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南四一模试卷分析物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7苏南四市一模试卷分析(物理)江苏省大港中学於罗英一、整体印象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在考查学生高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物理实验能力、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考查了物理在生产生活的应用。二、试题题型和难度试卷共120分,分第1卷和第2卷,第1卷31分(单选5题、多选4题共31分)第2卷89分(实验2题共18分,选修两模块共24分,计算题3题共47分),所涉及的知识点占《考试说明》中所列知识点的56%。就目前的江苏高考模式下,我认为基础题偏少,难度偏大的综合性强的题目较多。新、变、活、广、难三、试题分值分布

2、情况(选修占20%)四、试题特点1.考查基础知识题偏少在高考试卷中,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基本思想,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一直都是重头戏。这些题目属于基础题和常规题,让大多数学生做起来很顺手,也给他们带来好心情和自信心。但这份试卷对基础题的考查偏少,只有第1、3、10属于这种类型。四、试题特点2.巧妙设计试题,挖掘陷阱,直击学生的软肋。这份试卷有许多题目经过命题者的巧妙设计,已经与常规题貌合神离了。这些经过“改装”的陈题直击学生的软肋,由于思维定势,让学生一脚踏进了命题者掘好的“温柔陷阱”中。第1、9、11、12A(3)、13、14题

3、都有陷阱。3.注重考查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物理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最为密切的科学。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将物理知识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尽可能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也就成了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义务。这份试卷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例如第3、4、8、12A(2)题。四、试题特点4.以知识立意为主体,考查学生的能力江苏物理高考卷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立意”为主体,以“能力立意”为核心的命题思路。这份试卷做到了能力意境,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第4、5、6、7、8、9、11、12A(3)、12B(2)、14、1

4、5等,对能力要求都很高。四、试题特点5.试题信息量大,对学生提取有用信息造成困扰以第8题为例,本题的情景比较新,并且承担着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理解判断能力以及提取信息等主要能力的考查任务。命题者根据题目的情景设置了很多关卡,就题目表述看,大段的文字、复杂的情景,大量的知识点,以让学生望而生畏。6.有极少数题目有超纲(也可说擦边)的嫌疑,第4题与第15题的第3问。五、我校考试成绩分析及暴露的问题(一)镇江市四星中学期终与四市一模成绩比较五、我校考试成绩分析及暴露的问题(二)本校学生各题正答率五、我校考试成绩分析及暴露的问题(三)学生答卷中暴露的问题1.基

5、本概念和规律理解不透彻学生对部分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不透彻,这反映出学生不能正确地熟记物理概念,不能理解物理规律,更无法用概念规律来解决问题。第1、4、8、11、选做题。2.审题能力差,文字信息处理能力较差,关键词读取能力不强。如第4、8、9、11、12A(2)、12C(2)题,这些文字较多,不少学生做题时候信心不足,不敢下笔。3.实验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到位,实验迁移能力较差。如第10题,不会连接实物电路图,作图题不规范。第11题不能理解合外力是哪个力,不能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三)学生答卷中暴露的问题4.根据试题的情景建立模型的应用能力不强。第3题、

6、第14题平衡模型的建立、第6题天体运动模型的建立都有欠缺,对相应情况理解不透彻。5.不重视物理过程与方法的分析和总结。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第9题,很多学生不会分析物理过程,不会根据关键点运用物理方法,这些归根结底还是能力不够。6.解题速度慢,近一半同学只能做到第13题,能做最后一题的不足10%。五、我校考试成绩分析及暴露的问题五、我校考试成绩分析及暴露的问题(四)错误的主要原因分析1.试卷大部分错误缘于知识点落实不到位,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浮在表面,对待问题不求甚解,平时缺乏知识点的梳理和分

7、类总结。未能在头脑中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2.学生平时几乎没有课后训练,虽然上课认真听了,但却没有消化吸收,更没有巩固加强。学生往往停留在一个题目或一种类型,不会举一反三,临考前也不知道该怎么复习,更谈不上方法、系统性等等。面对一个陌生的题目头脑往往一片空白,甚至不知道题目考查了哪部分内容。(3)许多学生知识上仍存在明显遗忘或明显漏洞。不能做到知识的相互联系,上下衔接,会因一个知识点的缺陷造成无法把问题继续分析下去。六、后阶段备考的具体措施1.进一步加大集体备课的力度。在市教研室的引领下,结合课程猫做好每一个专题复习,主备、主审、个性化备课落实到位,

8、力争每个专题都做到精、细、全面。2.瞄准考纲要求,进一步加强基本概念和规律训练,强调方法的指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