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镜检法.doc

旋毛虫镜检法.doc

ID:49977819

大小:4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3

旋毛虫镜检法.doc_第1页
旋毛虫镜检法.doc_第2页
旋毛虫镜检法.doc_第3页
旋毛虫镜检法.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旋毛虫镜检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旋毛虫病肉品检验技术旋毛虫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它是由毛形科的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所引起的。该病流行于哺乳类动物间,鸟类可实验感染。人若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可感染生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发热、肌痛、水肿和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故肉品卫生检验中将旋毛虫列为首要项目。旋毛虫病的肉品检验是生猪屠宰检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该项检验可以检出感染旋毛虫的猪只。对于杜绝病猪肉流入肉品市场,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肌肉旋毛虫压片镜检法、消化法的操作方法

2、。 2.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 3.掌握旋毛虫病肉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器材 (一)旋毛虫压片镜检法 1.材料:被检肉品。 2.器材:载玻片,剪刀,镊子,天平,显微镜。 3.试剂:50%甘油水溶液,10%稀盐酸。 旋毛虫压片镜检法1.采样。自胴体左右两侧横膈膜的膈肌脚(见图21-1),各采膈肌1块(与胴体编成相同号码),每块肉样不少于20g,记为一份肉样,送至检验台检查。如果被检样品为部分胴体,则可从肋间肌、腰肌、咬肌等处采样。 2.肉眼检查。4撕去被检样品肌膜,将肌肉拉平,在良好的光线下仔细检查表面有无可疑的旋毛虫病灶(见图21-2)。未钙化的包囊呈露滴状,半透明,细针

3、尖大小,较肌肉的色泽淡;随着包囊形成时间的增加,色泽逐步变深而为乳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若见可疑病灶时,做好记录且告知总检将可疑肉尸隔离,待压片镜检后做出处理决定。 3.制片。取清洁载玻片1块放于检验台上,并尽量靠近检验者。用镊子夹住肉样顺着肌纤维方向将可疑部分剪下。如果无可疑病灶的,则顺着肌纤维方向在肉块的不同部位剪取12个麦粒大小的肉粒(2块肉样共剪取24个小肉粒)。将剪下的肉粒依次均匀地附贴于载玻片上且排成两行,每行6粒。然后,再取一清洁载玻片盖放在肉片的载玻片上,并用力适度捏住两端轻轻加压,把肉粒压成很薄的薄片,以能通过肉片标本看清下面报纸上的小字为标准。另一块膈肌按上

4、法制作,两片压片标本为一组进行镜检4.镜检。把压片标本放在低倍(4×10)显微镜下,从压片的一端第一块肉片处开始,顺肌纤维依次检查。镜检时应注意光线的强弱及检查速度,切勿漏检。 5.结果判定。 (1)没有形成包囊的幼虫,在肌纤维之间呈直杆状或逐渐蜷曲状态,但有时因标本压得太紧,可使虫体挤入压出的肌浆中。 (2)包囊形成期的旋毛虫,在淡黄色背景上,可看到发光透明的圆形或椭圆形物。包囊的内外两层主要由均质透明蛋白质和结缔组织组成,囊中央是蜷曲的虫体。成熟的包囊位于相邻肌细胞所形成的梭形肌腔内。 (3)发生机化现象的旋毛虫。虫体未形成包囊以前,包围虫体的肉芽组织逐渐增厚、变大,形成纺

5、锤形、椭圆形或圆形的肉芽肿。被包围的虫体有的结构完整,有的破碎甚至完全消失。虫体形成包囊后的机化,其病理过程与上述相似。由于机化灶透明度较差,需用50%甘油水溶液作透明处理,4即在肉粒上滴加数滴50%甘油水溶液,数分钟后,肉片变得透明,再覆盖上玻片压紧观察。 (4)钙化的旋毛虫。在包囊内可见数量不等、浓淡不均的黑色钙化物,包囊周围有大量结缔组织增生。由于钙化的不同发展过程,有时可能看到下列变化:①包囊内有不透明黑色钙盐颗粒沉着;②钙盐在包囊腔两端沉着,逐渐向包囊中间扩展;③钙盐沉积于整个包囊腔,并波及虫体,尚可见到模糊不清的虫体或虫体全部被钙盐沉着。此外,在镜检中有时也能见到由

6、虫体开始钙化逐渐扩展到包囊的钙化过程(多数是由于虫体死亡后而引起的钙化)。发现钙化旋毛虫时,可以通过脱钙处理,滴加10%稀盐酸将钙盐溶解后,可见到虫体及其痕迹,与包囊毗邻的肌纤维变性,横纹消失。 (5)鉴别诊断。在旋毛虫检验时,往往会发现住肉孢子虫和发育不完全的囊尾蚴,虫体典型者,容易辨认,如发生钙化,死亡或溶解现象时,则容易混淆,在检查时可参4旋毛虫、住肉孢子虫、囊尾蚴肉眼检查及镜下区别项目旋毛虫住肉孢子虫囊尾蚴发育早期发育中期成熟期虫 体 形 态呈灰白色半透明小点,包囊呈纺锤形,椭圆形,虫体常蜷曲成S形或8字形呈灰白色或黄白色毛根状小体。镜下,米氏囊内充满香蕉形滋养体和卵圆

7、形孢子粟粒大到米粒大包囊,囊内有可见的白色头节。镜下:头节上有四个吸盘,尚无或有发育不全的角质钩黄豆大包囊,囊内充满无色液体,白色头节如米粒大。镜下:头节上有四个吸盘和角质钩黄豆大包囊,囊内充满无色液体,白色头节如米粒大。镜下:头节上有四个吸盘和角质钩寄 生 部 位多见于膈肌、肩胛肌、腰肌及腓肠肌等 骨骼肌、心肌。尤其以食道、腹部、股部等部位寄生最多 肩胛外肌、股部内侧肌、心肌、咬肌及腰肌等肩胛外肌、股部内侧肌、心肌、咬肌及腰肌等肩胛外肌、股部内侧肌、心肌、咬肌及腰肌等虫体钙化灶肉眼检查针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