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堂练习.doc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堂练习.doc

ID:49979816

大小:16.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堂练习.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堂练习.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课堂练习.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说是一种文体。《爱莲说》的意思是(        ),作者(      )是(   )代的著名的()家。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蕃濯妖植亵鲜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可远观而不

2、可亵玩焉。(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4、文中的李唐指的是()朝代.5、文中开篇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6、文中加横线的两个“独”字有怎样的作用?7、本文描写莲花的美好的形象,赋予莲花美好的品格。用文中原句填写内容并说明赋予莲花什么品格?象征君子怎样的品德?(1):生长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资质;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总括莲花的品质,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根据这个结论将莲花比作花中君子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文中以君子比喻莲花,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质?9、作者在文中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意在表示什么?10、文中写莲花,赞美莲花的高洁可爱,为什么还要写“菊”和“牡丹”?11、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2、本文的中心是什么?13、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

4、传的名句,请从象征意义入手谈你的认识。14、作者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用“莲”自比,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喜爱的一种花,并用一句话概括喜爱的原因。答案1、谈谈莲花的可爱;周敦颐;北宋;哲学家。2-3略。4、唐。5、总提,为下文将要说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作铺垫。,是入题的准备。6、两个独字都表现出遗世独立,绝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两个独字又相对地表明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7略8、君子;应鄙弃那种贪图富贵、随俗浮沉、追求名利的世风,能洁身是好,正直、质朴、豁达,保持坚贞气节和高尚的品德。9、叹爱牡丹者众,表

5、示自己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趋炎附势恶浊世风的鄙弃。10、三者都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用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意象陶渊明那样的消极避世,又不愿意象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11、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批判了当时随俗浮沉、趋炎附势,追逐功名富贵的世风。12-14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