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说课稿.doc

《莫高窟》说课稿.doc

ID:49990743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3

《莫高窟》说课稿.doc_第1页
《莫高窟》说课稿.doc_第2页
《莫高窟》说课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莫高窟》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莫高窟》说课稿铺头小学原俊梅 一、说教材来源:小精灵儿童网站《莫高窟》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第三篇文章。课文描述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课文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以“总—分—总”的形式来结构全文。课文共5个自然段,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及其概貌;第二段(第2—4自然段)介绍了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二、说目标  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感受这些风景名胜的美丽,体会到作者蕴含

2、于字里行间的喜爱之情。”根据大纲要求,课文类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文字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极好例子,可以通过朗读的训练,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2.借助图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莫高窟的艺术特点。  根据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从本课描述的内容极具鉴赏性,在教学中运用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多读、多想象,感受莫高窟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特点

3、,这课学习的重点从内容上讲欣赏莫高窟的艺术特点(彩塑、壁画),难点就是了解文章写法上的特点。四、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当代信息技术导致我们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变革: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我通过采集、编辑制作了“彩塑”、“壁画”、“藏经洞”等图片,运用情景教学法,把学生带进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对照图片阅读课文,感受课文,理解课文。  教育心理学

4、认为: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出现某种心理气氛。因此在整堂的教学中,教师充满感情地朗读、引导,让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读出感情。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运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富有启发生,针对性,层次性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针对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五、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那都去

5、过哪呢?(生答)今天老师将继续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大西北敦煌莫高窟旅游,高兴吗?(出示题目)(想)那好,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写下课题。(板题:莫高窟)2.深入探究 (1)学习“彩塑”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课文的哪些描写让我们体会到彩塑的“精妙绝伦”?然后观看老师的三幅图画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加深印象。) 出示卧佛观察,朗读写彩塑的词语和句子来体会它的精妙绝伦。 想像说话:如果你站在莫高窟彩塑面前,你会

6、怎样啧啧赞叹?(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憾和情感的共鸣。) (2)学习“壁画” 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在学习这一段时,我先叫学生按照学习方法自学,然后教师检查自学效果。来源:060S.com  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因此,我出示画面,让学生读出描写飞天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句子?然后仿照这个句子,说说飞天还有哪些形态。随后,我动情地说: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那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妩媚动人啊!我们一起来美美地

7、读第三自然段。(3)学习“藏经洞”不动笔墨不读书,勾勾画画好方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莫高窟文物众多?”抛出话题,让学生动手勾画。适时播放珍贵文物和莫高窟被破坏的画面,再次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看了画面有什么感受?”学生此时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教师顺势激励学生带着惋惜和憎恨之情读第四自然段。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大屏幕出示祖国名胜古迹及《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七、板书设计总明珠彩塑——精妙绝伦   莫高窟分壁画——宏伟瑰丽  智慧结晶藏

8、经洞——(曾)珍贵文物总艺术宝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