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下人到文坛黑马.doc

从乡下人到文坛黑马.doc

ID:49991416

大小:17.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03

从乡下人到文坛黑马.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从乡下人到文坛黑马.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沈从文:从乡下人到文坛黑马2012年12月27日10:47来源:人民网分享到:更多0人参与0条主评论0条评论0条总评论沈从文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坛上的一匹黑马。这个只有小学毕业文凭的湘西青年,曾经一文不名,14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2年凭着一支笔和一颗心,以及湘西人特有的野劲,硬生生地闯进了北京文坛。来自乡下的沈从文,虽然进了城,但每天坐在屋中,耳朵里听到的,却不是都市大街的汽笛和喧嚣声,而是湘西的水声、拉船声、牛角声…他的生命、情感,全都留在了那个给他生命、知识和智慧的湘西。而这些,成了他灵感的源泉。三十年代起他开始用小说构造他心中的“湘西世界”,完成一系列代

2、表作,如《边城》《长河》等。散文集《湘行散记》。他的文章中没有任何来自前人的影响。好似一切源自天然,源自湘西边地。方言野语的大量入文,只是自然,并不粗鄙。沈视自己亦为此地野汉村夫中的一员,笔端饱孕感情与尊重,将艺术加工的痕迹降至最低,仿佛如实白描。这种写作路子,文学史上实少同俦。沈从文很快在当时颇为繁荣的文坛占据一席之地。三四十年代作家的文章,由于此时白话文初生未久,读来总有文体上的稚拙感,再不然便受西洋文学影响,用词遣句架床叠屋,少了中文的灵动。像茅盾,冰心,丁玲,以及名声稍逊的路翎,沙汀,等等,那一时期的作品皆然。就连鲁迅,有时也难免于此。能够将白话文用得浑然天成不留痕迹

3、的,唯有沈从文与张爱玲。同时,这两位作家也是最远于政治,有意保持与时代的疏离的。这种疏离使他们的写作获得了超出时代的审美价值。美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对“沈从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予以充分的肯定:“三十年代的中国作家,再没有别人能在相同的篇幅内,写出一篇如此有象征意味如此感情丰富的小说来。”倒是1939年他成为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后,再也无法写出早期那种充满野味和韵味的作品。在1943年的《云南看云记》里,能读出掩不住的内心深处的纷乱和苦恼。1948年受到所谓左翼文化人郭沫若等的猛烈批判,沈从文宣布封笔,中止文学创作,转入历史文物研究,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服饰。从此再无重要文学作品

4、问世。如此具有灵性和才华的沈从文,毫无疑问成了中国文学的一大损失。而究其原因,不过是“政治的纷扰喧嚣之下,容不下沈从文给文学带来的那一泓静美之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