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入库管理制度.doc

危险品入库管理制度.doc

ID:50004401

大小:66.83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03

危险品入库管理制度.doc_第1页
危险品入库管理制度.doc_第2页
危险品入库管理制度.doc_第3页
危险品入库管理制度.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危险品入库管理制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危险品入库管理制度  制度名称危险品入库管理制度编号受控部门执行监督部门编修部门第1章总则第1条目的为了加强危险品入库管理,减少甚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仓储部所有危险品的入库管理工作。  第3条术语解释危险品,是易燃、易爆、有强烈腐蚀性和放射性的物品的总称。  第2章危险品入库准备第4条编制接收计划仓库管理员根据采购部提交的采购进度计划,结合物资性质和仓库存储情况、设备条件、劳动力情况等,确定危险品接收计划。  第5条组织人力按照危险品到达的时间、地点、数量等,仓库管理员预先做好到货接运、装卸搬运、检验、堆码等人力方面的组织安

2、排。  第6条准备物力根据接收危险品的种类、包装、数量等情况,仓库管理员确定搬运、检验、计量等方法,配备好检验器材、度量工具和装卸、搬运、堆码、苫垫的工具以及必要的防护用具等。  第7条选择存储方法危险品主要是采取专仓存储的方法,仓库管理员应提前在专用仓库中为其清理出一定的存放区域。  第8条划分存放位置仓库管理员按照危险品的性质为其划分存放位置,进行危险品分类储存。  第9条存放区域确定危险品的具体存放位置后,仓库管理员还需对相应的区域进行适当的,以便于危险品的存放和保养。  第3章实施危险品入库作业第10条核对凭证1.供应商将危险品送到仓储部之后,仓库管理员应核对单据的有效性,并核对单据上

3、所列危险品的代码、批号、品名、规格、数量等是否与货物相符,确认无误后将其放入暂存区。  2.所需核对的凭证包括危险品的入库通知单、订货合同、协议书等;供货单位提供的验收凭证,包括质量证明书、合格证、装箱单、磅码单、发货明细表等;承运单位提供的运输单证,包括运输记录、提货通知单、货物残损记录、公路运输交接单等。  第11条外观验收1.仓库管理员应检查货物的包装是否完好,查看货物有无玷污、受潮、霉变、锈蚀和破裂等现象。  2.合同中对包装有具体要求的,要严格按照合同规定验收。  包装验收内容包括箱板厚度、纸箱和包袋的质量、打包铁腰的匝数、包装的干燥程度等。  第12条质量检验仓库管理员通知质检部门

4、对货物进行质量检验,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如果不合格,则货物交由采购员处理。  第13条数量、重量检验1.仓库管理员需严格进行数量及重量验收,对于大件包装的货物,可采用逐件点数、集中堆码点数等大数点收方式进行点收,大数点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细数验收。  2.大数点收完成后,仓库管理员应当开箱、开包核点货物细数。  第14条入库1.检验合格后,仓库管理员组织装卸工人进行卸货、搬运和堆垛。  2.卸货、搬运和堆垛时应注意轻搬轻放、堆码整齐、不得倒置,不同生产日期的货物应分开堆码。  第15条办理交接手续和入库登记在卸货、搬运等入库工作完成后,仓库管理员应与送货人办理交接手续,同时建立入库账目。  1

5、.仓库管理员和送货方在入库单和货物交接单上签字,以明确双方责任。  2.仓库管理员建立入库货物明细账,对货物的入库日期、检验结果、存放期限、数量和包装特征等进行全面登记。  第4章危险品存储与养护第16条危险品存储危险品入库后,仓库管理员在其存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四点。  1.易爆品禁止与氧化物、酸类、盐类以及易燃物、金属粉末等共同存放在一个区域。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宜专库专存,仓库中应安装避雷装置。  3.严禁将氧化剂、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水易燃品、酸类、有机物等混放。  4.毒害品严禁与食品、食用色素、香精、氧化剂、酸类等同存共储。  第17条危险品养护1.危险品入库后,仓

6、管员应对其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并定期检查,发现有品质变化、包装破损、渗漏、稳定剂短缺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2.应严格控制库房内的温度、湿度,经常检查,发现变化及时调整。  第5章附则第18条本规定由仓储部负责制定、解释,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修改时亦同。  第19条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改标记修改处数修改日期。    内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