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伤分类制度范文.doc

检伤分类制度范文.doc

ID:50009536

大小:54.25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03

检伤分类制度范文.doc_第1页
检伤分类制度范文.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检伤分类制度范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检伤分类制度范文  1金湖县中医院检伤分类制度1.检伤分类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救治时效,避免因现场混乱等其他原因造成不必要的残疾或死亡。  2.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灾害现场的检伤分类分为四个等级——轻伤、中度伤、重伤与死亡,统一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标识,必须遵循下列的救治顺序  (1)第一优先重伤员(红色标识)  (2)其次优先中度伤员(黄色标识)  (3)延期处理轻伤员(绿色或者蓝色标识)  (4)最后处理死亡遗体(黑色标识)3.实施现场检伤分类的分检人员,应当由急救经验丰富和组织能力较强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担任。  

2、检伤评估每个伤员必须在5~10秒钟内完成,当进行了初步的“检伤分类”后,必须在每一位甄别后的伤员身上,立即作出分类标志,即边分类边标识,同步完成,以防止差错、提高效率。  完成检伤分类后,由参加急救的医护人员按伤情标识给予相应的顺序处理。  4.检伤分类标志国际通行采用“伤情识别卡”。  伤情识别卡可用不同材料制作,必须采用国际公认的四色系统颜色(如前所述)加以显著区别,整张卡片用一种纯颜色明显标示;卡片上必须记录伤员的重要资料,格式化打勾选择伤情和注明检伤评分分值;卡片一式两联、预先编好号码(两联2同号),一联挂在每

3、一位伤员身体的醒目部位,另一联现场留底方便统计。  5.标签一定要配置在伤病员身体明显部位,以清楚明白地告知现场的救护人员,避免因现场忙乱,伤病人较多,以及抢救人员及装备不足等情况下,遗漏了危重的“第一优先”的积极抢救;或者有限的医疗资源抢救力量用在并非急迫需要抢救的伤病员身上,而真正急需者得不到优先。  同时,对神志清醒的伤病人,救护人还应嘱咐伤病人注意事项,以使伤病人必要时据此提醒救护人员及交接后接收医疗机构人员。  6.检伤分类的同时,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灾害现场的登记和统计工作,边分类边登记,最好采用一式两联并编号

4、的伤情识别卡进行统计。  现场登记有利于准确统计伤亡人数和伤情程度,正确掌握伤员的转送去向与分流人数,以便及时汇报伤情,有效地组织调度医疗救援力量。    内容仅供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