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ppt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ppt

ID:50030479

大小:4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01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ppt_第1页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ppt_第2页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ppt_第3页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ppt_第4页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技术操作规程—中药熏洗(足浴)地点:九病区护士办公室参加人员:程亚男,翁文娟,唐之平,鲍君志,刘雯静,言丽娜,龚琦,朱青青,张静,杨莺,贾晓盟主讲人:程亚男/华伟瑾时间:2015.11.15何谓中药熏洗(足浴)?中药熏洗(足浴),就是按一定处方用药的中草药,经加清水煎煮沸腾后,先用蒸汽熏疗,再用药液沐洗、浸浴全身或局部患处,从而产生治疗作用的一种防治疾病方法。基本技术中药熏洗(足浴):把煎好的药汤倒入木桶内,桶内安置一小木凳,略高出水面,患者坐在椅子上,将患足放在小木凳上,用布单将腿及桶口盖严密,进行熏蒸,待药汤不烫人时,取出小木凳,把患足及小腿浸于药汤中泡

2、洗。根据病情需要,药汤可浸至躁关节部或膝关节附近。它早已在民间从一种简单的生活习俗。成为人们进行保健或特殊治疗的独特方式。中药熏洗(足浴)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具有消炎、镇痛、止痒等作用。而药浴法,除了有冷、热水浴的功效外,还能使溶于水中的药物通过皮肤毛窍的吸收,作用于人体。中药熏洗(足浴)机理和治疗作用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感应。因脚部是足三里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躁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如果经常用热水浴脚,就能刺激足部穴位,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强身健体,祛除病邪。如果在浴足用水中,加入一些中药,更能增

3、强治病的效能。研究认为:中药熏洗(足浴)为一种良性刺激,能活跃神经末梢,令人感到轻松愉快。祖国医学认为经络系统是以经脉和络脉为气血运行散布的通路。在体内同有关脏腑相连,在体表与筋肉、皮肤等联系,内外贯通,纵横交错,把人体内脏和四肢各部紧密连贯起来,组成统一的整体。人述十二经络中,有六条经脉到达足部,即足三阳和足三阴等六经。内经((灵枢·动输》篇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就是说手足是阴阳经脉气血汇合联络的部位。《素问·厥论》篇说,“阳气起于五趾之表,阴气起于五趾之里”,这就是说明双足与周身阴阳、气血、经络的密切联系。中国医学认为,足三阴经之始,足三阳

4、经之终。足踝以下有66个穴位分布在双脚上,占了全身穴位的十分之一,它们是五脏六腑精气输注、会聚之处,经一定时间浸浴,对其产生刺激,并通过经络传到内脏相关部位,使全身气血畅通、津液输布而达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民间有一歌谣,“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由于很多疾病会导致经络阻塞,气血淤滞,脏腑失调,所以每天坚持足浴可刺激足部的反射区,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和通气活血作用,从而对慢性病起到很好的疗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体生物进程中的值息都会反射到两足的特定部位。所以足都反射区的穴位和人的大脑、神经、五官

5、及脏腑都有对应性。现代医学还把脚视为人的第二心脏。认为足部皮肤在热水的浸浴后,使微小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增加,增强新陈代谢。中药熏洗(足浴)已风靡全球,与其同理的“足反射区健康法”也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人体各器官在足底,足内、外侧,足背,甚至小腿部都有特定反射区,这些相应的区域一旦得到刺激,便可激发入体潜能,调整失衡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预防疾病,防衰老。禁忌症1.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严重高血压病等,均忌用全身熏洗。2.慢性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严重肢体缺血,发生肢体感染性坏疽者,禁止使用中高温(超过38度)熏洗。3.妇女妊娠和月经期间,均不宜进行熏洗

6、。4.饱食、饥饿,以及过度疲劳时,均不易熏5.饭前饭后半小时内,不易熏洗。注意事项1、冬季熏洗时,应注意保暖,夏季要避风。2、药汤温度要适宜,不可太热,以免烫伤皮肤。也不可太冷,以免产生不良刺激。3、夏季要当日煎药当日使用汤药不要过夜,以免发霉变质,影响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4、熏洗后的木盆或木桶一定要及时清洗,保持清洁,防止感染。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