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胡照海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ppt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胡照海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ppt

ID:50034136

大小:798.0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20-03-08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胡照海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ppt_第1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胡照海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ppt_第2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胡照海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ppt_第3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胡照海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ppt_第4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胡照海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胡照海 第4章 形状和位置公差.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四章形状和位置公差4.1概述4.2形状公差4.3位置公差4.4公差原则4.5形位公差的选用4.6形位误差的检测原则第一节概述一、零件的要素二、形位公差项目及符号三、形位公差的意义和特征四、形位公差的标注首页下一节1.按结构特征分构成零件内、外表面外形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轮廓要素对称中心所表示的要素称为中心要素。2.按存在状态分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测量时由测得要素代替。3.按所处地位分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理想基准要素简称基准。4.按功能要求分仅对其本身给出形状公差要

2、求,或仅涉及其形状公差要求时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相对其他要素有功能要求而给出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返回返回1.公差带的形状2.公差带的大小指公差带的宽度t或直径фt3.公差带的方向即评定被测要素误差的方向。4.公差带的位置,对于定位公差,以及多数跳动公差,一般由设计确定,与被测要素的实际状况无关,可以称为位置固定的公差带;对于形状公差、定向公差和少数跳动公差,项目本身并不规定公差带位置,其位置随被测实际要素的形状和有关尺寸的大小而改变,可以称为位置浮动的公差带。返回在技术图样上,形位公差应采用代号标注。形位公差代号包括:形位公差有关项目的符号、形位公差框格和指

3、引线、形位公差数值和其他有关符号、基准符号及基准代号。形位公差框格有两格或多格,它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垂直放置,自左至右依次填写公差项目符号、公差数值(单位为mm)、基准代号字母。指引线可从框格的任一端引出,引出段必须垂直于框格;引向被测要素时允许弯折,但不得多于两次;基准要素需用基准代号示出。返回第二节形状公差1.形状公差带定义2.形状误差的评定首页上一节下一节形状公差(包括没有基准要求的线、面轮廓度)共有6项。随被测要素的结构特征和对被测要素的要求不同,直线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都有多种类型。返回形状误差值用最小包容区域(简称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最小包容

4、区域是指包容被测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фf的包容区域,最小区域所体现的原则称为最小条件原则,是评定形状误差的基本原则。遵守它,可以最大限度地通过合格件。返回第三节位置公差1.基准2.定向公差3.定位公差4.跳动公差首页上一节下一节1.单一基准由单个要素构成、单独作为某被测要素的基准,这种基准称为单一基准。2.组合基准(或称公共基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理想情况下这些要素共线或共面)构成、起单一基准作用的基准称为组合基准.在公差框格中标注时,将各个基准字母用短横线相连并写在同一格内,以表示作为单一基准使用。3.基准体系若某被测要素需由两个或三个相互间具有确定关

5、系的基准共同确定,这种基准称作基准体系。返回定向公差有平行度、垂直度和倾斜度三个项目。随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为直线或平面之分,可有“线对线”(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均为直线)、“线对面”、“面对线”和“面对面”四种形式。定向公差带有如下特点:相对于基准有方向要求(平行、垂直或倾斜~理论正确角度);在满足方向要求的前提下,公差带的位置可以浮动;能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形状误差,即,若被测要素的定向误差f不超过定向公差t,其自身的形状误差也不超过t,因此,当对某一被测要素给出定向公差后,通常不再对该要素给出形状公差,如果在功能上需要对形状精度有进一步要求,则可同时给出形状公差,当

6、然,形状公差值一定小于定向公差值。返回定位公差有同轴度、对称度和位置度三个项目。定位公差带有如下特点:相对于基准有位置要求,方向要求包含在位置要求之中;能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误差,当对某一被测要素给出定位公差后,通常不再对该要素给出定向和形状公差,如果在功能上对方向和形状有进一步要求,则可同时给出定向或形状公差。定位误差值用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简称定位最小区域)的宽度或直径表示。定位最小区域是指按要求的位置来包容被测要素时,具有最小宽度f或直径фf的包容区域,它的形状与公差带一致,宽度或直径由被测实际要素本身决定。返回跳动分为圆跳动和全跳动。圆跳动分为径向圆跳

7、动(测量截面为垂直于轴线的正截面)、端面圆跳动(也称轴向圆跳动,测量截面为与基准同轴的圆柱面)和斜向圆跳动(测量截面为素线与被测锥面的素线垂直或成一指定角度、轴线与基准轴线重合的圆锥面)。全跳动分为径向全跳动和端面全跳动。跳动误差通常简称为跳动,直接从测量角度定义如下:圆跳动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无轴向移动地回转一周时,由位置固定的指示器在给定方向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称为该测量面上的圆跳动,取各测量面上圆跳动的最大值作为被测表面的圆跳动。全跳动被测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作无轴向移动的回转,同时指示器沿理想素线连续移动(或被测实际要素每回转一周,指示器沿理想素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