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晚春》古诗总结复习.ppt

《逢入京使》《晚春》古诗总结复习.ppt

ID:50043456

大小:10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02

《逢入京使》《晚春》古诗总结复习.ppt_第1页
《逢入京使》《晚春》古诗总结复习.ppt_第2页
《逢入京使》《晚春》古诗总结复习.ppt_第3页
《逢入京使》《晚春》古诗总结复习.ppt_第4页
《逢入京使》《晚春》古诗总结复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逢入京使》《晚春》古诗总结复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字词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作者简介岑参(715~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

2、八载)诗人赴安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官至

3、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有《岑嘉州诗集》。展开想象,描绘前两句展现的画面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见长路漫漫,尘烟蔽天,不由得想起家乡,想起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沾湿了衣袖。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

4、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木”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

5、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避短用长,争鸣争放,为“晚春”添色。正是“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红楼梦》林黛玉《葬花吟》),这勇气非常可爱。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晚春》主旨诗人通过描写“草树”又“知”、惜春争艳的场景,表达了对大好春光的珍惜之情,同时寄寓着一定的哲思,即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间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写出了晚春怎样的特点?草木留春,万紫千红赏析“杨花榆荚

6、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朴素无华的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运用拟人,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万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杨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