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分类的目的意义及分类方法.doc

土壤分类的目的意义及分类方法.doc

ID:50052977

大小:7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4

土壤分类的目的意义及分类方法.doc_第1页
土壤分类的目的意义及分类方法.doc_第2页
土壤分类的目的意义及分类方法.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土壤分类的目的意义及分类方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土壤分类的目的意义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土壤分类的目的意义及土壤分类的重要性;任何科学的分类都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及时的分类和整理,对象的特性更容易被记住,他们之间的联系更容易被理解,研究英他特殊的属性就变得更容易。土壤分类是十•壤科学水平的标志,是土壤调杳制图及资源评价的基础,是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技术、改良十•壤的依据之一,也是国内外土壤信息交流的媒介。完整的土壤分类系统在农业上可以反映出土壤的肥力水平和利用价值,是土壤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土壤分类垠标准的目的在于指导土地使用和土壤管理。一个土壤分类的实际应用:工程师会根据工程现场的土壤分类,而用相对应的基坑支护和建材。第一次

2、比界

3、大战之后,随看工业和交通的发展,特别是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家庭农业生产向更商业化的方式转变,使土壤信息调杳的需求更加明显。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全球市场的开拓,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成为更加普遍的方式,农业生产从单一的注重产量转而意识到土壤保护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人们对十•壤的理解也逐渐发生改变,最初土壤被认为是山岩石或物质起源有关的一个经典的地质体,但这种概念逐渐被俄国自然地理及十•壤学家-道库恰耶夫捉出的十•壤的概念所代替,道库恰耶夫创立了成土因素学说,最早提出十•壤是在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5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历史自然休的概念。人们开始意识到十•壤是一个独立的

4、历史自然体。而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关于土壤分类的历史亦是非常悠久的,远在4100多年前的夏朝,禹王治水13年,治水治到哪,生产就发展到哪里。发展农业生产首先便是要重视认识土壤,鉴别土壤种类,据《禹贡》记载,当时就根据土色、质地和水文等,将当时全国九州的土壤分为壤、黄壤、白壤、黑坟、白坟、赤植堺、坟堺、涂泥及青黎9类。并根据土壤肥力的窩低,把土壤分为三等九级,按土地肥力的等级安排农业生产,并制定了适当的皿赋。这种土壤分类显然是世界上土壤分类最早的尝试。土壤分类的方法第二部分是II上界土壤分类与中美土壤分类比较,提及世界十.壤分类,首先一定要知道1比界土壤图例,编制为1:5

5、00万世界十.壤图,进行世界十壤资源统计,以促进建立一个出界通用的土壤分类及命名系统,中国为1:400万土壤类型图。第二点是世界土壤分类系统:I960年起联合国农粮组织(FAO)与教科文组织(UNESCO)会同国际土壤学会(ISSS),制定了一个两级制的十•壤分类体系:第一级划分26个土壤单-元,相当于土类,第二级共分114个亚单元,相当于亚类。这一土壤分类系统较为概括,英特点为:1、划分土壤单元的主要依据是诊断土层。将发育微弱的冲积土列于首位,然后顺序排列英他土壤类型,止于湿润热带强烈风化的铁铝土,试图反映土壤的演化序列。2、将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列于次要地位,如灰壤口J出现

6、在寒温带和热带十-壤中。3、在命名上既引用了大量习用的传统土壤名称,也引用了新近发展的土壤分类单元;4、分类中所概括的土壤类型十分广泛;5、在亚单元划分中,主要依据土壤反应,分为饱和、石灰性和不饱和三级。以松软、腐殖质和冰冷等特性划分亚单元。对热带、亚热带土壤则划分出网纹、强酸性等亚单元,作为各土壤单元间的过渡类型,其命名方式是在第一单元前附加一形容词即成亚单元名称。涉及了全球土壤类型的壯界土壤制图单元中优点是:土壤类型比较全而,且易于应用,缺点是:山于分类过于简化,将许多性质差异较大的土壤类型归并在一起,在引用这个系统时,应增加新的辅助分类级别。中美土壤分类对比中国与美国土壤

7、分类的对比主要分以下三方而做主演参比:1:十•壤分类系统:中国土壤分类系统是I上I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屈和土种、亚种构成的七级制分类系统;美国土壤分类山土纲、亚纲、十.类、亚类、土族和土系构成的六级分类系统。2.屮国与美国同属土壤诊断学分类,基本观点是:分类所依据的具体指标是可以直接感知和定最测定的土壤属性,土壤类型的划分主要根据诊断层和诊断特性。这一分类系统集中了壯界各国土壤学家的智慧,放眼全世界的土壤信息。目前已有45个国家直接采用这一分类,80多个国家将它作为本国的第一或第二分类。诊断层: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诊断特性:如果用来鉴别土

8、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土壤诊断特性。中国土壤分类1.止如我们之前所说,中国土壤分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中国近代土壤分类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吸取了美国土壤分类的经验,结合我国情况,引进了大土类的概念,建立了2000多个土系。我国共有两种土壤分类体系,第一种是较早的土壤发生学分类体系,土壤发生学分类制对我国影响深远,得到广泛应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査汇总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就属于发生学分类体系。发生学原则:土壤分类必须贯彻发生学原则,即必须坚持成土因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