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血液分析参数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ppt

(三)血液分析参数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ppt

ID:50057002

大小:2.87 MB

页数:54页

时间:2020-03-02

(三)血液分析参数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ppt_第1页
(三)血液分析参数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ppt_第2页
(三)血液分析参数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ppt_第3页
(三)血液分析参数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ppt_第4页
(三)血液分析参数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血液分析参数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液分析参数的检测原理和临床意义CBC报告参数1.WBC:白细胞计数2.RBC:红细胞计数3.HGB:血红蛋白4.HCT:红细胞压积5.MCV:平均红细胞体积6.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7.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8.PLT:血小板计数9.RDW-SD:红细胞分布宽度-SD值10.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CV值11.PDW:血小板分布宽度12.MPV:平均血小板体积13.P-LCR:大血小板比率14.PCT:血小板压积有核细胞分类参数15.NEUT%:嗜中性白细胞百分比16.LYMPH%:淋巴细胞百分比17.MONO%:单核细胞百分比

2、18.EO%:嗜酸性白细胞百分比19.BASO%:嗜碱性白细胞百分比20.NEUT#:嗜中性白细胞计数21.LYMPH#:淋巴细胞计数22.MONO#:单核细胞计数23.EO#:嗜酸性白细胞计数24.BASO#:嗜碱性白细胞计数25.NRBC#:有核红细胞计数26.NRBC%:有核红细胞百分比网织红细胞报告参数27.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28.RET#:网织红细胞计数29.IRF: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百分比30.LFR: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31.M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32.HFR: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比率新报告参数33.IG%*

3、幼稚粒细胞百分比34.IG#*幼稚粒细胞计数35.HPC#造血干祖细胞计数36.RET-He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37.IPF幼稚血小板比率白细胞研究参数38.WBC-B:WBC/Baso通道中得到的WBC计数。39.WBC-D:DIFF通道中得到的WBC计数。40.NRBC+W:NRBC修正前的白细胞计数。41.HFLC#(OTHER#):高荧光强度的大细胞计数42.HFLC%(OTHER%):高荧光强度的大细胞百分比43.Area#:造血干祖细胞的计数44.Area%:造血干祖细胞计数百分比45.NEUT-X:中性粒细胞颗粒指数.46.N

4、EUT&%:成熟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7.NEUT&#:成熟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48.LYMPH&%:成熟的淋巴细胞百分比49.LYMPH&#:成熟的淋巴细胞绝对值红细胞研究参数50.LScRBC%:弱前向散射光的红细胞百分比51.HScRBC%:强前向散射光的红细胞百分比52.MicroR%:小RBC百分比。53.MacroR%:大RBC百分比。54.RBC-O:光学分析中的RBC计数。55.RBC-He: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CH)56.D-He:是RET-He与RBC-He的差值57.RET-Y:网织红细胞平均前向散射光强度58.RB

5、C-Y:成熟红细胞平均前向散射光强度59.IRF-Y:未成熟网织红细胞平均前向散射光强度60.FRC#:红细胞碎片计数61.FRC%:红细胞碎片百分比62.RPI: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血小板研究参数63.PLT-I:电阻抗中的血小板计数。64.PLT-O:光学分析中的血小板计数。65.IPF#:幼稚血小板计数。66.PLT-X:血小板平均荧光强度67.H-IPF:高荧光强度幼稚血小板的百分比。体液参数(XE-5000)68.WBC-BF:体液分析模式的WBC计数69.RBC-BF:体液分析模式的RBC计数70.MN%:在WBC-BF中的单个核

6、细胞的百分比71.MN#:在WBC-BF中的单个核细胞数72.PMN%:在WBC-BF中的多形核细胞的百分比73.PMN#:在WBC-BF中的多形核细胞数74.TC-BF:体液有核细胞数75.HF-BF%:体液高荧光强度的有核细胞百分比76.HF-BF#:体液高荧光强度的有核细胞绝对值77.EO-BF%:体液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78.EO-BF#:体液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1.WBC:白细胞计数原理:FSC:XSCBC模式时BASO通道:FSC+SSC(XT/XE-2100/XE-2100L/XE-2100D)DIFF通道:SFL+SSC(XE-5

7、000:难溶红细胞?时)(XS:CBC+DIFF模式时)幼稚粒细胞异常淋巴嗜酸中性单核淋巴嗜碱嗜碱其他白细胞WBC临床意义1.成人:4--10X10^9/L2.儿童:5.0—12X10^9/L3.新生儿:15—20X10^9/L升高: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降低: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2.RBC:红细胞计数原理:阻抗法:根据大小将大颗粒(包括WBC)计数成红细胞临床意义:正常男性为4.0-5.5*10^12,女性为3.5~5.0*10^12,新生儿为6.0~7.0*

8、10^12;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降低:贫血,出血3.HGB:血红蛋白原理:SLS(十二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