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京杭大运河.ppt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京杭大运河.ppt

ID:50060135

大小:2.62 MB

页数:36页

时间:2020-03-03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京杭大运河.ppt_第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京杭大运河.ppt_第2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京杭大运河.ppt_第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京杭大运河.ppt_第4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京杭大运河.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京杭大运河.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年级上册《思品与社会》授课人向庆《京杭大运河》学习目标1、什么是运河?2、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是怎样开凿而成的?3、怎样评价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的功过呢?4、京杭大运河沟通了我国东部的哪五大水系?它在历史上和现代有哪些作用?5、京杭大运河在世界上的地位怎样?什么是运河?1、运河是人工开挖用于通航的河。2、历史上开凿京杭大运河的原因是什么?东都:政治中心、重要粮仓、交通要道。江南:逐渐成为经济中心。北方军事重镇,需要把后勤工作做好!凭借大运河,大规模远征所需要的一切物资均可通过漕运,方便、快速地运达。也可以通过大运河,到江南来游玩!①第1

2、期运河。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大运河涿郡洛阳余杭②第2期运河。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通济渠,形成多支形运河系统。大业元年(605),隋炀帝下令征召民工开凿大运河。大业六年(610),隋炀帝重开开于春秋时期的江南运河

3、,直达余杭(今浙江杭州)。隋炀帝动用成千上万的劳工花了6 年的时间,完成了全长1700多千米的大运河。③第3期运河。主要指元、明、清阶段。开凿的目的(原因):①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北方和东南地区的控制,加紧对东南财富的掠夺,以及满足自己巡游江南的愿望。②在古代,南北的物资运输主要依靠陆路交通,存在很大缺点:速度慢、运量少,运费高,运输大宗货物十分困难。运河的开凿则方便了南北之间的货物往来。评价隋朝大运河当时的积极作用(历史意义):①使运河沿线的城镇迅速繁华起来。②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③贯通了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的交通(

4、南粮北运和盐运的主要通道)。④使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南粮北运成为关系到王朝安危,政局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⑤加强了政治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小结:开凿历史——三个阶段3、怎样评价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的功过呢?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观点评价隋朝大运河消极影响:隋炀帝为开凿大运河征发了大量民工,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同时征收了大量赋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但隋朝的灭亡不能说是因为开凿了大运河,而是隋炀帝的骄奢淫逸,残暴统治。小结

5、:弊在当时功在千秋4、京杭大运河沟通了我国东部的哪五大水系?它在历史上和现代有哪些作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涿郡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余杭永济渠渠济通沟邗江南河关键词: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小结:沟通南北水上交通大动脉。(北京)(杭州)洛阳5、京杭大运河在世界上的地位怎样?京杭大运河在今天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现实意义)1.大运河的河段依然发挥着水路运输(航运)的作用。2.大运河是现在“北煤南运”的干线。3.防洪、蓄水、灌溉干流。4.当前“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就是利用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北送

6、的主要渠道。总之,大运河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国名运河名长 度开凿年代重要影响埃及苏伊士运河172.5千米1859年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航道巴拿马巴拿马运河81.3千米1881年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中国京杭大运河1794千米605年沟通五大水系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世界运河开凿表小结:京杭大运河经过元、明、清几代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修缮和改造,已经成为——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焦点访谈]被蹂躏的大运河发布时间:2005-11-2821:30:23来源:新华网在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宿迁市和徐州市交界的水域内,

7、大量采沙船非法采沙,严重破坏了河道并对航运造成威胁。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属于国家所有。国家指定保护的纪念建筑物、古建筑、石刻、壁画、近代现代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除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属于国家所有。课堂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的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

8、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今天的大运河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