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ppt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ppt

ID:50064186

大小:1010.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20-03-08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ppt_第1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ppt_第2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ppt_第3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ppt_第4页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 教学课件 作者 冯丽萍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测量5.1 概述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5.4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5.5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5.1 概述5.1.1 表面粗糙度的定义经过机械加工或用其他方法加工获得的零件表面,总是存在着宏观和微观的几何形状误差。微观几何形状误差,即微小的峰谷高低程度及其间距状况称为表面粗糙度,如图5⁃1所示。图5-1 加工误差示意图5.1 概述5.1.2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1.对配合性质的影响2.对耐磨性的影响3.对耐蚀性的影响4.对强度的影响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1 基本术语及定义1.取样

2、长度(lr)图5-2 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2.评定长度(ln)表5-1 和的数值(摘自GB/T1031—1995)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3.轮廓中线(m)(1)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 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如图5-3所示。图5-3 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图5-4 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2)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 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如图5-4所示。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2 评定参数1.幅度参数(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轮廓算术平均偏差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lr内,轮廓偏距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如图5-5所示(2)轮廓最大高度(Rz)轮廓最大高度是指在一个

3、取样长度lr内,轮廓峰顶线和轮廓谷底线之间的距离,如图5-6所示。图5-5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图5-6 轮廓最大高度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2.间距参数图5-7 轮廓单元宽度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3.形状特性参数图5-8 轮廓支承长度率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5.3.1 表面粗糙度符号图5-9 基本符号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表5-2 表面粗糙度的符号(摘自GB/T131—2006)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5.3.2 表面粗糙度代号图5-10 表面粗糙度的代(符)号标注位置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1.幅度参数的标注2.间距、形状特

4、征参数的标注图5-11 间距、形状特征参数标注示例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图5-12 表面粗糙度的其他要求标注表5-3 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标注示例3.表面粗糙度的其他要求的标注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表5-3 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标注示例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表5-4 常用加工纹理符号及说明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表5-4 常用加工纹理符号及说明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5.3.3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一般标注在可见轮廓线、尺寸界线、引出线或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被注表面。图5⁃13是表面粗糙度要求在图样上的标注示例。图5⁃14是表面粗

5、糙度代号在不同位置表面上的标注方法。常见的零件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标注示例及表面粗糙度的简化标注方法示例见图5⁃15。图5-13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示例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图5-14 表面粗糙度代号注法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图5-15 中心孔、圆角、倒角的表面粗糙度代号简化标注5.4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5.4.1 表面粗糙度技术要求的内容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的技术要求时,必须给出表面粗糙度轮廓幅度参数及其允许值和测量时的取样长度值这两项基本要求,必要时可规定轮廓其他的评定参数、表面加工纹理方向、加工方法或加工余量等附加要求。如果采用标准取样长度,则在图样上可以省略标注取

6、样长度值。5.4.2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选择在机械零件精度设计中,通常只给出幅度参数Ra或Rz及其允许值,根据功能需要,可附加选用间距参数或其他的评定参数及相应的允许值。5.4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5.4.3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的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的选择,不但与零件的使用性能有关,还与零件的制造及经济性有关。表面粗糙度幅度参数值总的选择原则是:在满足零件表面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参数的允许值尽可能大,以减小加工难度,降低生产成本。1)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的粗糙度值应比非工作表面小。2)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滚动摩擦表面比滑动摩擦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小。3)相对运动速度高、单

7、位面积压力大、受交变载荷的零件表面,以及最易产生应力集中的部位(如圆角、沟槽等),表面粗糙度值应小。4)对于要求配合性质稳定的小间隙配合和承受重载荷的过盈配合,它们的孔、轴的表面粗糙度值应小些。5.4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5)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与尺寸公差及形位公差协调。表5-5 表面粗糙度参数值与尺寸公差值、形状公差值的一般关系6)对于耐蚀性、密封性要求高的表面以及要求外表美观的表面,其粗糙度数值应小。5.4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表5-6 表面粗糙度的表面特征、经济加工方法及应用举例5.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