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作者 刘宗昌第3章共析分解与珠光体3.1 珠光体的组织形貌和物理本质.ppt

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作者 刘宗昌第3章共析分解与珠光体3.1 珠光体的组织形貌和物理本质.ppt

ID:50069213

大小:1.43 MB

页数:25页

时间:2020-03-08

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作者 刘宗昌第3章共析分解与珠光体3.1 珠光体的组织形貌和物理本质.ppt_第1页
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作者 刘宗昌第3章共析分解与珠光体3.1 珠光体的组织形貌和物理本质.ppt_第2页
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作者 刘宗昌第3章共析分解与珠光体3.1 珠光体的组织形貌和物理本质.ppt_第3页
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作者 刘宗昌第3章共析分解与珠光体3.1 珠光体的组织形貌和物理本质.ppt_第4页
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作者 刘宗昌第3章共析分解与珠光体3.1 珠光体的组织形貌和物理本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态相变 教学课件 作者 刘宗昌第3章共析分解与珠光体3.1 珠光体的组织形貌和物理本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共析分解 与珠光体早在1864年,索拜(Sorby)首先在碳素钢中观察到这种转变产物。他建议称为:“珠光的组成物”,后来,定名为珠光体(Pearlite)。20世纪上半叶对珠光体转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在下半叶研究不够活跃。珠光体转变研究较早,20世纪已经成形,但不够成熟。刘宗昌等人完成了珠光体转变理论上的更新。著有:1)过冷奥氏体扩散型相变;2)奥氏体形成与珠光体转变。20世纪60~80年代,主要在马氏体和贝氏体相变等方面集中进行研究,而珠光体转变理论的研究缺乏迫切性;珠光体钢应用也有限,故研究受到冷落。20世纪80年代以

2、后,珠光体相变的研究又引起人们的兴趣。主要是由于珠光体钢和珠光体组织的应用有了新的发展。如重轨钢的索氏体组织及在线强化;非调质钢取代调质钢;高强度冷拔钢丝等研究开发。使共析转变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3.1珠光体的物理本质 及其组织形态(1)、珠光体的组织形貌在钢中组成珠光体的相有铁素体、渗碳体、合金渗碳体、各类合金碳化物。各种相的形态形形色色。有片状、细片状、极细片状的;点状、粒状、球状的;以及碳化物形状不规则的类珠光体;相间沉淀组织也是珠光体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图3-1片状珠光体组织形貌依片间距不同,分珠光体、索氏体、托氏体三种。

3、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明显分辨出片层的珠光体,其片间距约为150~450nm;片间距为80~150nm的称索氏体,其片层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分辨;片间距为30~80nm的珠光体,称托氏体,只有在电镜下才能观察到片层结构。粒状珠光体形貌图3-2GrC15钢粒状珠光体组织图3-3.4Cr5MoV1Si钢球状退火组织,类珠光体形貌图3-4X45CrNiMo4钢的类珠光体组织图3-5TEM,H13钢的珠光体组织短棒状;(b)树林状;(c)丛针状片状珠光体、类珠光体和粒状珠光体的组织形貌。a.片状珠光体b.类珠光体c.粒状珠光体各类珠光体组织的电镜

4、照片托氏体、相间沉淀、类珠光体的TEM照片图3-6SEM亚共析钢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图3-7过共析钢的渗碳体+珠光体组织图3-8Cu-11.8%Al800℃固溶处理后炉冷的共析组织(2)珠光体中的取向关系(经典说法)珠光体领域各相取向关系示意图奥氏体A1与珠光体中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的位向关系是:在A1/F之间存在K-S关系:{011}F//{111}A,<111>F//<101>AA1与渗碳体的位向关系在A1/θ-渗碳体之间可存在Pitsch关系,该关系接近于:珠光体团中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的位向关系,即F和θ-渗碳体分别存在Pits

5、ch-Petch关系:珠光体团中的铁素体和θ-渗碳体之间存在Bagayatski关系:奥氏体与珠光体中两相的晶体学取向关系为:(3)珠光体的片间距片状珠光体中相邻两片渗碳体(或铁素体)中心之间的距离称为珠光体的片间距。温度是影响片间距大小的一个主要因素。随着冷却速度增加,奥氏体转变温度的降低,也即过冷度不断增大,转变所得的珠光体片间距不断减小。有两点原因:1)转变温度愈低,碳原子扩散速度愈小;2)过冷度愈大,形核率愈高。这两个因素与温度的关系都是非线性的。因此,珠光体的片间距与温度的关系也应当是非线性的。珠光体片间距与形成温度之间的

6、关系Marder把碳素钢中珠光体的片间距与过冷度的关系处理为线性关系:片间距与转变温度的线性关系图形(a); 珠光体的片间距与温度的非线性关系(b)。珠光体片间距与形成温度之间的关系1-原线性共析;2-修改后的非线性关系。(4)、珠光体的定义许多教材和书刊称“珠光体为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此概念不正确,理由有三:其一,由铁素体+渗碳体构成的组织不完全是珠光体,如碳素钢中的上贝氏体、回火索氏体等也可以由此两相组成。其二,珠光体不是混合物,而是由铁素体+渗碳体或碳化物有机结合的整合组织。是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有机结合,有序配合。铁素

7、体及碳化物两相是成比例的,有平衡相对量。其三,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和碳化物是从奥氏体中共析共生出来的。而且两相以界面相结合,各相之间具有位向关系。珠光体的新定义:钢中的珠光体是共析铁素体和共析碳化物的整合组织。不是“机械混合物”。强调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来源是共析分解的,所谓整合是指两相整体上以界面相结合,在界面处原子呈键合状态,两相以一定的位向关系相配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