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第章影子价格.ppt

运筹学第章影子价格.ppt

ID:50087649

大小:525.50 KB

页数:42页

时间:2020-03-04

运筹学第章影子价格.ppt_第1页
运筹学第章影子价格.ppt_第2页
运筹学第章影子价格.ppt_第3页
运筹学第章影子价格.ppt_第4页
运筹学第章影子价格.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运筹学第章影子价格.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对偶问题的经济解释 ----影子价格前面讲到,在单纯形法的每步迭代中,目标函数取值,和检验数中都有乘子,那么Y的经济意义是什么?设B是的最优基,由(2.12)知由此所以变量的经济意义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资源变化所引起的目标函数的最优值的变化。由第一章例1的最终计算表(见表1-5)可见,,,。这说明是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设备增加一台时,该厂按最优计划安排生产可多获利1.5元;原材料A增加1kg,可多获利0.125元;原材料B增加1kg,对获利无影响。从图2-1可看到,设备增加一台时,代表该约束条件的直线由(1)移至(1)’,相应地最优解由(4,2)变为(4,2.5

2、),目标函数z=2*4+3*2.5=15.5即比原来的增大1.5。又若原材料A增加1kg时,代表该约束方程的直线由(2)移至(2)’,相应地最优解从(4,2)变为(4.25,1.875),目标函数z=2*4.25+3*1.875=14.125,比原来的增加0.125。原材料B增加1kg时,该约束方程的直线由(3)移至(3)’,这时的最优解不变。yi的值代表对第i种资源的估价。这种估价是针对具体工厂的具体产品而存在的一种特殊价格,称它为”影子价格”。在该厂现有资源和现有生产方案的条件下,设备的每小时租费为1.5元,1kg原材料A的出让费为除成本外再附加0.125元,1kg原材料

3、B可按原成本出让,这是该厂的收入与自己组织生产时获利相等。影子价格随具体情况而异。在完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当某种资源的市场低于影子价格时,企业应买进该资源用于扩大生产;而当某种资源的市场高于企业影子价格时,则企业的决策者应把已有资源卖掉。可见影子价格对市场有调节作用。6对偶单纯形法前节讲到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解之间的对应关系(性质7)时指出:在单纯形表中进行迭代时,在b列中得到的是原问题的基可行解,而在检验数行得到的是对偶问题的基解。通过过逐步迭代,当在检验数行得到对偶问题的解也是基可行解时,根据性质2、3可知,已得到最优解。即原问题与对偶问题都是最优解。根据对偶问题的对称性,

4、也可以这样考虑:若保持对偶问题的解是基可行解,即,而原问题在非可行解的基础上,通过逐步迭代达到基可行解,这样也得到了最优解。其优点是原问题的初始解不一定要是基可行解。可从非基可行解开始迭代。这方法是:设原问题又设B是一个基。不失一般性,令B=(P1,P2,…,Pm),它对应的变量为XB=(x1,x2,…,xm)当非基变量都为零时,可以得到。若在中至少有一个负分量,设,并且在单纯形表的检验数行中的检验数都为非正,即对偶问题保持可行解,它的各分量是1.对应基变量x1,x2,…,xm的检验数是2.对应非基变量xm+1,…,xn的检验数是每次迭代是将基变量中的负分量xl取出,支替换非

5、基变量中的xk,经基变换,所有检验数仍保持非正。从原问题来看,经过每次迭代,原问题由非可行解往可行解靠近。当原问题得到可行解时,便得到了最优解。对偶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1)根据线性规划问题,列出初始单纯形表。检查b列的数字,若都为非负,检验数都为非正,则已得到最优解。停止计算。若检查b列的数字时,至少还有一个负分量,检验数保持非正,那么进行以下计算。(2)确定换出变量按对应的基变量xl为换出变量。(3)确定换入变量在单纯形表中检查xl所在行的各系数,若所有,则无可行解,停止计算。若存在,计算按规则所对应的列的非基变量xk为换入变量,这样才能保持得到的对偶问题解仍为可行解。(

6、4)以为主无素,按原单纯形法在表中进行迭代运算,得到新的计算表。重复(1)-(4)的步骤。下面举例来说明具体算法例6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解先将这问题化成下列形式,以便得到对偶问题的初始可行基建立这个问题的初始单纯形表,见表2-6。cj→-2-3-400CBXBbX1X2X3X4X500X4X5-3-4-1[-2]-21-1-31001cj-zj-2-3-400从表2-6看到,检验数行对应的对偶问题的解是可行解。因b列数字为负,故需进行迭代运算。表2-6换出变量的确定:按上述对偶单纯形法计算步骤(2),计算min(-3,-4)=-4故X5为换出变量。换入变量的确定:按上述对偶单纯

7、形法计算步骤(3),计算故x1为换入变量。换入、换出变量的所在列、行的交叉处”2”为主元素。按单纯形法计算步骤进行迭代。得表2-7。由表2-7看出,对偶问题仍是可行解,而b列中仍有负分量。故重复上述迭代步骤,得表2-8。表2-8中b列数字全为非负,检验数全为非正,故问题的最优解为若对应两个约束条件的对偶变量分别为y1和y2,则对偶问题的最优解为表2-7cj→-2-3-400CBXBbX1X2X3X4X50-2X4X1-1201[-5/2]-1/21/23/210-1/2-1/2cj-zj0-4-1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