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导引术教学.doc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doc

ID:50099978

大小:8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04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doc_第1页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doc_第2页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doc_第3页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doc_第4页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王堆导引术教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马王堆导引术教学马王堆导引术是依据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动作,以循经导引、形意相随为主要特点,围绕肢体开合提落、旋转屈伸、抻筋拔骨进行动作设计的功法套路,以整体观为指导,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秘阴阳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此套功法动作优美、衔接流畅、简单易学,演练全套功法约19分钟,适合大众练习,更适合中老年人群锻炼。马王堆导引术的功理符合健身气功的传统理论基础;动作要求美观大方,符合现代体育运动学规律;呼吸要求自然,以形导气,意引气行;动作演练时松紧交替,舒缓圆活,形意相随,身心合一。此外,该功法还结合了中医经络学中的气血运行路线及经筋牵伸的运动

2、方式,把经络学说的相关内容恰当地引入功法锻炼中。健身气功学说认为,人体的气、血、津液等主要通过经络系统输布全身,以发挥其营养脏腑、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故经常有目的地适度锻炼,可以疏通经络、调节脏腑。马王堆导引术的十二式动作即分别对应经络学中十二正经,并按照经脉气血流注顺序编排。1、挽弓,锻炼手太阴肺经,可疏肝宣肺,对慢性支气管炎等有一定疗效。2、引背,锻炼手阳明大肠经,有活络肩颈部、舒畅胸胁的作用。3、凫浴,锻炼足阳明胃经,可活动筋骨、腰胯,利于防治颈椎病、腰胯病。4、龙登,锻炼足太阴脾经,可增强肺功能。5、鸟伸,锻炼手少阴心经,增强腰部灵活性。6、引腹,锻炼手太阳小

3、肠经,能缓解腹部胀满、气结。7、鸱视,锻炼足太阳膀胱经,以利关节、疏胸胁,增加下肢力量。8、引腰,锻炼足少阴肾经,意念自涌泉沿肾经上行。9、雁飞,锻炼手厥阴心包经,可平气血、明心神,对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10、鹤舞,锻炼手少阳三焦经,可强腰肾、利颈脊、明双目。11、仰呼,锻炼足少阳胆经,可增强呼吸系统功能。12、折阴,锻炼足厥阴肝经,以强腰固肾、疏通肩臂,利于肩部疾病。习练者在锻炼马王堆导引术时,如能明晰经络,用经络学说的理论理解功法,调身、调息、调心相结合,牵伸十二经筋,呼吸深、细、匀、长,并意守十二经脉流注方向,则将会更好地提升该功法的健身效用。01.预备势并步站立,头

4、正颈直,下颌微收,含胸拔背;两臂自然下垂,周身中正;唇齿轻叩,舌抵上腭;做预备势时,要松静站立,自然呼吸;面容安详,内心平静。功理作用:预备势目的是通过身心调整,使人渐入练功状态。预备势:没有好的开始,就不会有好的练功效果。很多练功者不注意练功前的准备工作,往往在听到音乐口令以后才开始站立、起势,或直接跟随口令做动作。这种做法不利于调节人体进入良好的松静状态。正确做法是在练功之前首先调整好身体姿势,收腹敛臀,含胸拔背,心无杂念,精神内守,意注丹田,使自己进入到一种安静祥和的心理境界和松沉舒适的身体状况,然后才跟随口令或者音乐翩翩而动。Word资料.【技术要领】并步站立,头正

5、颈直,下颌微收,含胸拔背;两臂自然下垂,周身中正;唇齿轻叩,舌抵上腭;目视正前方。【注意事项】1.松静站立,自然呼吸;2.面容安详,内心平静。【功理作用】通过身心调整,渐入练功状态。起势:左脚侧开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展肩,两掌外旋,掌心向前,两掌抬起,掌心斜向上,吸气,微提踵,两掌上抬略与肚脐同高,两掌下按至两胯旁,呼气,落踵,脚趾微抓地,本式抬掌按掌为一遍,共做三遍。做起势动作时应注意:百会穴上顶,身体保持中正安舒,按掌与托掌转换时注意悬腕,抬掌时意念劳宫穴,按掌时意念下丹田。功理作用:起势动作通过两掌前抬、下按,配合呼吸,可以引导精气上行,浊气下降,使习练者逐步进入练功

6、状态,通过抬掌、按掌、提踵、抓地的有节律运动,可以改善练习者手足末端的气血循环,起到温煦手足的作用。起势【技术要领】1.微展肩,同时两掌外旋,掌心向前;2.两掌自体侧向前缓缓抬起,掌心斜向上,吸气;同时,微提踵,两掌上抬至与肚脐同高;3.接上势,转掌心向下,两掌缓缓下按,至两胯旁,呼气,落踵;同时,脚趾微抓地。【注意事项】1.百会穴上领,身体保持中正安舒;2.按掌与托掌转换时,注意旋腕。3.抬掌时意念劳宫穴,按掌时意念下丹田。【功理作用】通过两掌上抬、下按,配合呼吸,可以引导清气上行,浊气下降,使习练者逐步进入练功状态;通过抬掌按掌,提踵抓地的有节律运动,可以改善练习者手足

7、末端的气血物质循环,起到温煦手足的作用。【动作要点口诀】两脚并拢调正身,调整呼吸细长深,目视前方身放鬆,气沉丹田心安稳;跨步调身肩下沉,旋腕抬掌微提踵,转掌下按趾抓地,动作缓慢意掌心。第一式挽弓:两掌胸前平举,掌心与胸口同高,目视前下方,展肩阔胸,带动两掌向身体两侧分开,松肩含胸,两掌逐渐相合,左脚外展,右脚跟外旋,身体左转,左臂前伸,右臂屈肘后拉,右肩关节下沉,左脚内扣,右脚内旋,身体右转,两掌收回于胸前,本式一左一右为一遍。在练习挽弓这一式动作时,应注意两掌动作要以呼吸配合,开吸合呼。挽弓时沉肩与顶髋应同时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