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ID:501086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21

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_第1页
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_第2页
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_第3页
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_第4页
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工程事故分析关于楼板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 摘要: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商品房常见的质量通病,楼板裂缝影响建筑物的观感及正常使用功能,给用户带来恐惧和烦恼;从而投诉、纠纷、索赔现

2、象时有发生。重视楼板裂缝的综合防治,杜绝质量和结构安全隐患,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混凝土,住宅,楼板,裂缝,成因,防治  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商品房常见的质量通病,楼板裂缝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给用户带来恐惧和烦恼;从而投诉、纠纷、索赔现象时有发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超载使用、温度变化、基础不均匀沉降、设计失误、施工材料差、施工方法不当等多种原因引起。笔者根据工作实践,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分析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和防治措施。  一、现浇混凝土楼板常见裂缝  1.板表面收缩裂缝  在楼板表

3、面出现不规则龟裂形状的裂缝,多发生在现浇板浇筑后的前期,约在混凝土浇筑成型终凝后2h至7d。  成因分析:混凝土结硬过程的前期,产生大量水化热,强度增长快,混凝土水灰比大及养护不良,快速失水,收缩变形过大。在支承板的四角处,如果板的边缘受到约束,则出现与板边呈450的一系列平行裂缝。由于板收缩变形过大,而板角附近的梁、墙相对刚度大,约束了板的自由收缩,从而形成斜裂缝。  防治措施:控制好混凝土的水灰比,掺加适量减水剂降低单位用水量,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加强保温保湿养护。优化混凝土配合比,优选有利于抗拉性能高的混凝土级配,降低

4、砂率,增加骨料粒径。  2.沿板支座纵向裂缝  在混凝土板支座表面出现沿支座长度方向的纵向裂缝。  成因分析: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板支座负钢筋数量不足,各工种交叉作业,将负钢筋踩踏下没有修复纠正,使板的负筋不能有效抵抗支座负弯矩的作用。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赶进度,在混凝土早期强度还较低时,过早上料堆砖,进行下一道工序,使其产生过大变形,在跨中产生开裂的同时,在板支座上表面还出现纵向裂缝。而按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验收规范》规定“在已浇筑的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现实情况多

5、是第一天浇筑混凝土,第二天即开始砌筑施工,而且施工荷载严重超标,养护也随即停止。  防治措施:加强混凝土的浇灌捣制工作,严禁在现浇混凝土过程中乱踩踏,确保板支座负钢筋位置的准确性。严格控制现浇板拆模时间,在拆模之前应检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达到规定标准后方可拆模。  3.施工缝及沿埋设电线套管分布裂缝  施工缝多是接搓处理不细,致使新旧混凝土衔接不紧密,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收缩产生裂缝。在使用PVC管代替钢管埋设在其中的现浇混凝土板底,产生沿电线套管埋设方向的分布裂缝,裂缝一般较短且与管长方向大体垂直,缝间隔较为均匀。  成因分析:

6、PVC管与混凝土的粘接效果较差且与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一致。  防治措施:施工缝施工时应清扫干净、湿润,洒同混凝土标号一致的素浆一道,增强混凝土的粘合力。PVC管的位置设置在混凝土板底层钢筋网之上,上部负钢筋之下,尽量平行于板支座和短边方向。施工时应沿PVC管位置上下埋设400mm宽钢筋网片,提高埋设管附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二、建筑设计对楼板裂缝产生的影响  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设计单位必须认真执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等规范的有关规定,采取以

7、下设计技术措施,防治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  1、必须严格执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关于砌体房屋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规定,在未采取切实可靠的技术措施作保障时,伸缩缝间距不得超越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规定。住宅建筑平面较为复杂或因工程需要建筑物长度超过规范规定的伸缩缝间距时,宜选用相应的结构计算软件进行混凝土楼板的温度应力分析,确定温度应力集中的部位,从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现浇板厚度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关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最小厚度的要求;跨度较大现浇楼板厚度的确定,应

8、考虑到板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挠度的计算值应符合规范要求;有经验者可适当增加板厚,以提高其刚度,增强混凝土现浇板的抗裂能力。住宅现浇混凝土楼板应按不出现裂缝设计。  3、外墙设计必须符合节能要求,且墙体宽度≥300mm时,可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