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技术_第7章 海洋生态调查.ppt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技术_第7章 海洋生态调查.ppt

ID:50110418

大小:2.04 MB

页数:46页

时间:2020-03-05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技术_第7章 海洋生态调查.ppt_第1页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技术_第7章 海洋生态调查.ppt_第2页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技术_第7章 海洋生态调查.ppt_第3页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技术_第7章 海洋生态调查.ppt_第4页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技术_第7章 海洋生态调查.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技术_第7章 海洋生态调查.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海洋生态调查概述一术语和定义1海洋生态系统一定海域内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自然系统,具有相对稳定功能并能自我调控的生态单元。海岸带生态系统(潮上带、潮间带、河口)岛屿生态系统浅海生态系统外海和大洋生态系统3海洋生态系统功能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及其调控作用。优势种具有控制群落和反映群落特征的种类,数量所占比例最多的种类。2海洋生物群落结构一定海域的各种生物种群组成的相对稳定的集合体。包括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群落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5指示种海洋生物群落在一定状态出现的标志性的物种。6

2、关键种食物网中处于关键环节起到控制作用的物种。7物种多样性生物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及其个体数量分布。8群落均匀度生物群落中各物种间个体分配的均匀程度。9群落演变生物群落的结构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10群落空间格局沿一定的环境梯度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分布发生相应改变,而形成的分布型。11生态压力来自陆地、海洋、大气的自然干扰和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的胁迫。12富营养化海水中营养盐的自然或人为增加及其引起的生态效应。13污染压力入海污染物质对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胁迫14养殖压力养殖生产的输出物质对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胁

3、迫作用。15捕捞压力捕捞渔获物输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胁迫作用。Ⅰ类捕捞压力:在高营养阶层,捕捞直接减少渔业生物的现存量。Ⅱ类捕捞压力:在低营养阶层,捕捞加速浮游生态系统中颗粒有机物质的输出。二、调查内容海洋生态要素调查海洋生物要素海洋环境要素人类活动要素海水养殖生产海洋捕捞生产入海污染海上油田生产其他人类活动a海洋生物群落结构要素b海洋生态系统功能要素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光学海洋化学海洋底质(a)海洋生物群落结构要素调查微生物、叶绿素a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游泳动物浮游生物浮游动物(鱼卵、仔鱼)(b)海洋生态系统功能

4、要素调查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和细菌生产力.海洋环境要素调查a)海洋水文要素;b)海洋气象要素;c)海洋光学要素;d)海水化学要素;e)海洋底质要素。水深、盐度、温度、海流、透明度等要素调查为第九章内容。人类活动要素调查a)海水养殖生产要素;b)海洋捕捞生产要素;c)入海污染要素;d)海上油田生产要素;e)其它人类活动要素以上内容调查列为第八章内容。3.1评价对象a)浮游植物细胞数量、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b)浮游动物个体数量、湿重生物量、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c)游泳动物种群数量、渔获重量、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d)底栖生物栖

5、息密度、湿重生物量、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e)潮间带生物栖息密度、湿重生物量、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三、海洋生态评价3.2评价内容a)海洋生物群落结构评价;b)海洋生态系统功能评价;c)海洋生态压力评价(列为第八章内容)。四、海洋生物群落结构评价4.1生物量评价1) 评价对象微生物、浮游植物群落、浮游动物群落、游泳动物群落、底栖生物群落、潮间带生物群落。2) 评价方法和结果表达分析各类群的个体数量、生物量,绘制空间分布图,评价其变化趋势。横门湾浮游植物密度分布特征(×106个/m3)细胞数量的平面分布由湾底西南角向湾口及外海

6、逐渐减少横门湾浮游动物密度分布特征(×104个/m3)浮游动物个体数量水平分布呈西北东南向由湾底向湾口逐渐减少趋势横门湾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分布特征(个/m2)栖息密度水平分布呈由湾底向湾口逐渐增加趋势,偏东北向增加较快2) 评价方法:优势度、丰度。对于某一个站上的优势度D—第i种的百分比优势度;ni——第i种的数量;N——该站群落中所有种的数量4.2优势种评价1) 评价对象浮游植物群落、浮游动物群落、游泳动物群落、底栖生物群落、潮间带生物群落。3) 结果表达分析群落优势种丰度及其优势度,绘制空间分布图,评价其变化趋势。种类

7、丰度指数:S为群落中的总种数,n为观察到的个体总数4.3指示种评价1)   评价对象浮游植物群落、浮游动物群落、游泳动物群落、底栖生物群落、潮间带生物群落。2)   评价方法和结果表达分析不同环境压力(如污染)下生物群落出现的指示性物种,计算其生物量;绘制空间分布图,评价环境和群落的变化趋势。4.4关键种评价1)   评价对象海洋食物网2)   评价方法和结果表达分析食物网各营养阶层的关键物种,计算其生物量,绘制空间分布图,评价其变化趋势。4.5物种多样性评价1)  评价对象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生物、潮间带

8、生物群落。2)   评价方法物种多样性指数一般采用Shannon-Weaver指数,计算公式如下:H——种类多样性指数;Pi——群落中第i种的数量或重量占样品总数量之比值;s——群落中的物种数。3)  结果表达计算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制作空间分布图,评价其变化趋势。多样性指数的等值线取值标准为:0.5,1.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