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doc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doc

ID:50167854

大小:63.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06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背影》.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背影》选自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请的一篇著名的记实散文。一直作为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因为它写出了一种异常真诚与至诚的父子之爱,反映了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我觉得,读朱自请先生的《背影》,就应该把眼光方远,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才能真正体会这篇名文所蕴涵的真精神。阅读这篇散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2、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

2、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走近作者,认识生字、生词。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散文的特点及散文的选材。能力目标:学习在平实的叙述、抒情中蕴藏着的极为精巧的构思;关键语句含义的理解情感目标:认真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的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很适合朗读,要让学生多读。读出文中的感情,使学生自己能够受到感动。所以我把该文教学重点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深情,激发孩子理解

3、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初二学生,他们的阅读范围还不是很广,掌握的阅读技巧不是很多。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如何理解文中父亲那个不怎么优美的背影?学生还无能为力。因此,我把此当作本文的教学难点。说教法。4、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采用以下的方法及教具进行教学:(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进行朗读评价的教学方法。(2、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3、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想结合,激发创新思维的学习方法。

4、5、教学用具:多媒体。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选择教法上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据此,我在教学该课时主要采用朗读的方法,教师不必过多的讲解,作者的感情让学生在读中慢慢感受出来,以达到教学目的,而不是一上来就分析文章,以至把整篇文章分得支离破碎,使学生失去了阅读兴趣。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会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地去解决问题。6、说学法: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5、,充分激发学生和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据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1自主收集资料,增加课外阅读量的方法,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2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3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家庭,走向社会而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二、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导入新课的开场白是十分重要的,好的导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

6、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人们常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象个宝,没妈的孩子象棵草。”可是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个人也时时刻刻在关心、爱护、影响着我们,那就是父亲。在生活中你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在成长的历程中他对你有什么影响?你怎样评价你的父亲呢?1、由导语引出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2、自由发言,鼓励学生多发言。3、教师小结,引出新课。(此设计能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能让学生与课文中的主人公达成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帮助同学们理解课文内容。)

7、(二)检查预习情况,明确学习目标:1、生字、生词的练习。(运用多媒体显示出来)2、让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朱自清的有关资料3、检查朗读情况,并让学生作出评价。(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自己收集资料,查阅工具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是学法1的实施。)(三)启发诱导,合作探究1、配乐朗读此文(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要求和技巧。2、整体把握文章,让学生谈听后的感受。3、把握文章脉络,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4、文中出现了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5、本文通过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的什么的

8、感情?6、体味文中父亲的几句话。(以上设计的问题由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