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用法整理.ppt

“之”字用法整理.ppt

ID:50170832

大小:320.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3-06

“之”字用法整理.ppt_第1页
“之”字用法整理.ppt_第2页
“之”字用法整理.ppt_第3页
“之”字用法整理.ppt_第4页
“之”字用法整理.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之”字用法整理.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言文中“而”的用法一、“而”的用法1.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句:而翁归,自与汝复算(《促织》)译:你父亲归来,自然会跟你算账。2.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句:间隔钟嵘而崔嵬(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译:间隔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句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译:楚怀王贪婪并且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例句2:《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2、”[译]:“学了知识而且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人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谁能没有困惑呢?(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译: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是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例句:项王按剑而跽(jì)曰:“客何为者?”(《鸿门宴》)译:项羽手握剑柄跪直身子说:“你是干什么的?”文言文中“之”的用法“之”字的用法:1.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3、”。例: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译:在客厅的东北角。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译:我只喜欢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秽。3.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4.音节助词,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译: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军了。5.定语后置标志。6.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例:时人莫之许也(陈寿《隆中对》)译:当时的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代词,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这件事7.

4、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译: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之:去、往题目: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主谓之间取句独,不译。译:没有音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公事文书使身体劳累。2.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宾语前置的标志译:宋国有什么罪呢?3.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主谓之间取句独,不译译:在大道施行的时候。4.一老河兵闻之。(《河中石兽》)代词,指讲学家的话译:一个守河的士兵听到这件事。5.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的译:大

5、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6.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音节助词,不译译:过了一会儿,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去、往译:又暗使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的神庙中。8.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代指齐国军队译: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9.箬篷覆之(魏学洢《核舟记》)代词,代指船舱译: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住船舱。10.怅恨久之(《陈涉世家》)音节助词,不译译: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11.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代词,指代抄书译:不放松抄

6、书。1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范仲淹《岳阳楼记》)的译:(他们)观赏自然景物后的感情。13.能以径寸之木(魏学伊《核舟记》)的译:直径一寸的木头。14.石青糁之(魏学伊《核舟记》)代词,代字的凹处译: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主谓之间取句独,不译译: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1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林嗣环《口技》)的译:其中夹杂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17.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诸葛亮《出师表》)的译: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重任托付给我。1

7、8.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转折关系19.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表示并列20.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表示转折21.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表示顺承22.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表示转折23.临溪而渔表示修饰24.感极而悲者矣表示顺承25.朝而往,暮而归表示修饰26.杂然而前陈者表示修饰2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并寄托在酒上表示递进28.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29.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

8、不译。30.盗窃乱贼而不作表顺承,相当于“就、然后”或不译;或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31.执策而临之表修饰不译3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3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并”3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