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张锐 陈德良 杨道媛 等编著第二章.ppt

玻璃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张锐 陈德良 杨道媛 等编著第二章.ppt

ID:50180263

大小:3.25 MB

页数:309页

时间:2020-03-09

玻璃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张锐 陈德良 杨道媛 等编著第二章.ppt_第1页
玻璃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张锐 陈德良 杨道媛 等编著第二章.ppt_第2页
玻璃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张锐 陈德良 杨道媛 等编著第二章.ppt_第3页
玻璃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张锐 陈德良 杨道媛 等编著第二章.ppt_第4页
玻璃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张锐 陈德良 杨道媛 等编著第二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玻璃制造技术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张锐 陈德良 杨道媛 等编著第二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章玻璃制备基本工艺2.1玻璃原料及配合料制备2.1.1玻璃成分设计2.1.2玻璃原料2.1.3玻璃配方计算2.1.4玻璃配合料制备工艺及控制2.1.5玻璃的缺陷及检测方法2.1.1玻璃成分设计2.1.1.1玻璃成分设计原则2.1.1.2玻璃成分的设计方法2.1.1.3玻璃成分设计举例2.1.1.1玻璃成分设计原则1.玻璃成分必须在玻璃形成区内,形成玻璃而不析晶2.玻璃性质必须达到要求的指标3.玻璃成分设计要符合绿色设计和环境保护的要求4.玻璃成分设计应满足工艺性能需要5.玻璃成分设计要考虑原料的质量稳定和货源充足1.玻璃成分必须在玻璃形成区内

2、,形成玻璃而不析晶1.玻璃成分必须在玻璃形成区内,形成玻璃而不析晶2.玻璃性质必须达到要求的指标3.玻璃成分设计要符合绿色设计和环境保护的要求4.玻璃成分设计应满足工艺性能需要5.玻璃成分设计要考虑原料的质量稳定和货源充足2.1.1.2玻璃成分的设计方法(1)摸索性阶段(2)经验性阶段(3)实验性阶段(4)理论性阶段(1)摸索性阶段(2)经验性阶段(3)实验性阶段(4)理论性阶段2.1.1.3玻璃成分设计举例1.相图的概念2.根据相图确定玻璃成分3.根据玻璃形成区确定玻璃成分1.相图的概念2.根据相图确定玻璃成分2.根据相图确定玻璃成分2.根据相

3、图确定玻璃成分2.根据相图确定玻璃成分2.根据相图确定玻璃成分3.根据玻璃形成区确定玻璃成分3.根据玻璃形成区确定玻璃成分2.1.2玻璃原料2.1.2.1主要原料2.1.2.2辅助原料2.1.2.3碎玻璃2.1.2.1主要原料一、引入二氧化硅(SiO2)的原料二、引入氧化硼(B2O3)的原料三、引入氧化铝(Al2O3)的原料四、引入氧化钙(CaO)的原料五、引入氧化镁(MgO)的原料六、引入氧化钠(Na2O)的原料七、引入氧化钾(K2O)的原料八、引入氧化锂(Li2O)的原料九、引入氧化铅(PbO)的原料十、引入氧化锌(ZnO)的原料十一、引入氧

4、化钡(BaO)的原料一、引入二氧化硅(SiO2)的原料(1)石英砂(2)砂岩(3)石英岩(4)脉石英和水晶(1)石英砂(1)石英砂(2)砂岩(3)石英岩(4)脉石英和水晶二、引入氧化硼(B2O3)的原料(1)硼酸(2)硼砂(3)含硼矿物(1)硼酸(2)硼砂(3)含硼矿物三、引入氧化铝(Al2O3)的原料(1)长石(2)高岭土(3)叶蜡石(4)氧化铝和氢氧化铝(1)长石(2)高岭土(3)叶蜡石(4)氧化铝和氢氧化铝四、引入氧化钙(CaO)的原料(1)石灰石(2)白云石(3)工业碳酸钙(1)石灰石(2)白云石(3)工业碳酸钙五、引入氧化镁(MgO)的

5、原料(1)菱镁矿(2)硼镁石(1)菱镁矿(2)硼镁石六、引入氧化钠(Na2O)的原料(1)纯碱(2)芒硝(1)纯碱(2)芒硝七、引入氧化钾(K2O)的原料(1)碳酸钾(2)硝酸钾(1)碳酸钾(2)硝酸钾八、引入氧化锂(Li2O)的原料(1)锂辉石(2)锂云母(3)碳酸锂(1)锂辉石(2)锂云母(3)碳酸锂九、引入氧化铅(PbO)的原料十、引入氧化锌(ZnO)的原料(1)锌氧粉(2)菱锌矿(1)锌氧粉(2)菱锌矿十一、引入氧化钡(BaO)的原料(1)硫酸钡(BaSO4)(2)碳酸钡(BaCO3)(1)硫酸钡(BaSO4)(2)碳酸钡(BaCO3)2

6、.1.2.2辅助原料一、澄清剂二、氧化剂和还原剂三、着色剂四、脱色剂五、乳浊剂六、助熔剂一、澄清剂(1)三氧化二砷(As2O3)(2)三氧化二锑(Sb2O3)(3)硝酸盐(4)硫酸盐(5)卤化物(6)二氧化铈(CeO2)(1)三氧化二砷(As2O3)(2)三氧化二锑(Sb2O3)(3)硝酸盐(4)硫酸盐(5)卤化物(6)二氧化铈(CeO2)二、氧化剂和还原剂三、着色剂(1)离子着色剂(2)胶体着色剂(3)半导体化合物微晶着色剂(1)离子着色剂a.锰化合物b.钴化合物c.铬化合物d.铜化合物e.铁化合物f.镍化合物g.钒化合物a.锰化合物b.钴化合

7、物c.铬化合物d.铜化合物e.铁化合物f.镍化合物g.钒化合物(2)胶体着色剂a.金化合物b.银化合物c.铜化合物a.金化合物b.银化合物c.铜化合物(3)半导体化合物微晶着色剂四、脱色剂五、乳浊剂(1)氟化物(2)磷酸盐(3)氧化锡(1)氟化物(2)磷酸盐(3)氧化锡六、助熔剂(1)氟化合物(2)硼化合物(3)含锂化合物(1)氟化合物(2)硼化合物(3)含锂化合物2.1.2.3碎玻璃2.1.2.3碎玻璃2.1.2.3碎玻璃2.1.3玻璃配方计算2.1.3.1配合料计算中的几个工艺参数2.1.3.2计算步骤2.1.3.1配合料计算中的几个工艺参数

8、一、纯碱挥散率二、芒硝含率三、碳粉含率四、萤石含率五、碎玻璃掺入率一、纯碱挥散率二、芒硝含率三、碳粉含率四、萤石含率五、碎玻璃掺入率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