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崔健双 第1章绪论.ppt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崔健双 第1章绪论.ppt

ID:50191407

大小:2.13 MB

页数:66页

时间:2020-03-09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崔健双 第1章绪论.ppt_第1页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崔健双 第1章绪论.ppt_第2页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崔健双 第1章绪论.ppt_第3页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崔健双 第1章绪论.ppt_第4页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崔健双 第1章绪论.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通信技术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崔健双 第1章绪论.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通信技术概论2第1章绪论通信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永恒的话题,它是把消息从信源传送到信宿的一个过程。本章将在简要回顾国内外通信发展史的基础上,对与通信系统技术相关的一些经典的基础知识进行介绍。主要内容包括通信信号、系统模型与指标、系统的分类、系统传输方式、信道特性和调制解调等基本概念。通过本章的学习,将在整体上初步建立起关于通信的一些基本概念。3第1章绪论1.1通信发展简史1.2信号与通信1.3通信系统的模型与指标1.4通信系统的分类1.5通信系统的传输方式1.6通信信道1.7调制与解调41.1通信发展简史现代通

2、信源于西方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通信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科技进步史。我国通信事业经历了从早期非常落后到后来跨越式发展的变化历程,目前已经处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了解通信发展史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过去、把握现状、展望未来。51.1.1国际通信发展简史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电报、电话的发明以及电磁波的发现,人类的通信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开创了电气通信新时代。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相继出现了无线电、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等各种通信手段,真正让神话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6电、电报、电话机的发明1

3、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磁生电现象。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机。1864年,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1875年,贝尔发明电话机。7计算机、光通信和互联网的发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194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蜂窝移动通信。1966年,英籍华人高锟提出光通信的设想。1969年,ARPA网形成互联网雏形。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从此进入互联网时代。光通信、移动电话、互联网是现代通信的重要标志,计算机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二者密不可分。81.1.2.国内通

4、信发展简史1980年代以前,国内通信水平十分落后。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的日益膨胀,我国通信业务以超常规、成倍数、跳跃式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9鼓励引进、消化与吸收1982年,福州开通了第一套万门程控交换机。1984年,东方红二号同步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986年,国家对通信技术设备进口减免10年关税。1991年,以大唐、中兴、华为等为代表的民族通信制造业实现了群体突破。1993年,公用分组交换网(CHINAPAC)开通。1994年,广东开通GSM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网。1998年,T

5、D-SCDMA标准成为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10形成良性竞争,争取自有知识产权2002年,中国移动迈入2.5G时代。2006年,TD-SCDMA成为国家通信行业标准。2009年初,3G牌照正式发放,标志3G普及阶段到来。目前我国通信行业已形成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几大运营商互相竞争互相合作的格局。中国移动用户总数世界第一,移动和固话用户总数合计接近10亿。互联网用户总数超过3亿,我国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通信大国。111.2信号与通信通信系统传送的是消息,而消息只有附着在某种物理形式的“载体”上才

6、能够得以传送。这类物理形式的“载体”,通常表现为电信号或光信号的形式。通信过程可以理解为变化的消息信号对“载体”信号施加“影响”并让接收端能够“感知到”这个影响,从而检测并获得消息。121.2.1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信号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按照信号的形成机理分为光信号和电信号;按照形状分为正弦波、方波、锯齿波等;按照幅度上的离散性分为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13模拟信号幅度在某一范围内可以连续取值的信号,称为模拟信号。典型的模拟信号如下:14数字信号幅度仅能够取有限个离散值的信号称为数字信号。典型的数字信号如下:

7、151.2.2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特性信号的时域特性和频域特性是分别从时间和频率两个角度对同一个信号的描述。16周期正弦信号周期正弦信号u(t)=Asin(2πft+ψ)是一种频率单一、幅值固定的模拟信号,三个参量A、f、ψ常被用作“携带”(载波)消息。17周期脉冲信号周期脉冲数字信号是一种幅度为A、周期为T、宽度为τ的重复出现的矩形波。18信号的时域特性时域特性表达的是信号幅度和相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简称为幅时特性。19信号的频域特性信号的频域特性表达的是信号幅度和相位随频率变化的规律。20周期脉冲信号的频谱分析根

8、据傅立叶级数理论,任意周期函数u(t)均可分解为直流分量和无限多个正弦及余弦分量之和。正弦信号谐波分量叠加逼近矩形波信号211.2.3信号的带宽把一个信号所包含谐波的最高频率fh与最低频率fl之差,即该信号所拥有的频率范围,定义为该信号的带宽。例如,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带宽为0,而周期脉冲方波带宽是最高次谐波与最低次谐波之差。数字通信传输近似周期方波信号,因此分析其带宽具有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