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传染性喉气管炎-zad.ppt

禽病-传染性喉气管炎-zad.ppt

ID:50192810

大小:2.72 MB

页数:44页

时间:2020-03-09

禽病-传染性喉气管炎-zad.ppt_第1页
禽病-传染性喉气管炎-zad.ppt_第2页
禽病-传染性喉气管炎-zad.ppt_第3页
禽病-传染性喉气管炎-zad.ppt_第4页
禽病-传染性喉气管炎-zad.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禽病-传染性喉气管炎-zad.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Laryngotracheitis,ILT)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引起成年鸡的死亡和产蛋下降的一种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喘气、咳嗽,咳出有血样粘液。喉部和气管粘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传播快,死亡率高。一、历史二、病原三、流行病学四、临床症状五、病理变化六、诊断七、防制八、最新研究进展一、历史首次报道于1925年,曾用名为禽白喉、气管-喉头炎。1931年统一采用了传染性喉气管炎(ILT)。1986年我国首次检测出ILT抗体,1992年分离到病毒。当前该病在大多数国家存在,是危害养禽业呼吸道疾病之一。二、病原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

2、nfectiousLaryngotracheitisvirus,ILTV)属于疱疹病毒科的α疱疹病毒亚科。分类学上为鸡疱疹病毒I型。病毒大量存在病鸡的气管组织及其渗出物中,肝、脾、血含毒量低。核衣壳20面体对称,DNA病毒。囊膜,完整的病毒粒子直径为190~250nm。直径190-250nm某些病毒感染寄主后,在寄主细胞内形成的一种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反应积聚物小体(包涵体)。多为圆形、卵圆形或不定形。一般是由完整的病毒颗粒或尚未装配的病毒亚基聚集而成。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在感染了的鸡胚肝细胞培养物中,观察到集堆的六角形或球形ILTV未成熟粒子(箭头),负染色。ILTV在感染

3、了的鸡胚成纤维细胞胞浆的液泡内,含有多量的大囊膜ILTV粒子(箭头);胞浆内微管结构(双箭头)超薄切片。本病毒对脂溶剂、热以及各种消毒剂均敏感,经乙醚处理24h,即失去传染性。在55℃10~15min即被破坏。生理盐水中的病毒于室温下90min灭活。ITLV的理化特性基因组由155kb的线性双链DNA,由长独特区和短独特区组成。血清型:一个血清型,不同毒株间仅有微小的抗原性差异。ITLV结构和血清分型接种鸡胚后,2天可以在绒毛尿囊膜上引起坏死和组织增生,形成不透明的痘斑;2-12天引起鸡胚死亡。ITLV的生物学特征鸡胚卷曲及矮小化:IB传染性喉管气炎接种ILT病料后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的痘

4、斑样变化。鸡是ILTV的自然宿主。传染源:急性病鸡,康复带毒鸡。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感染。ILTV感染后6~12天出现临床症状。感染后排毒时间长,约2%康复鸡可持续带毒。三叉神经节是潜伏感染的主要部位。被污染的设备和垫料也可成为传播媒介。易感动物:各种龄期的鸡均易感,以育成鸡和产蛋鸡多发。三、流行病学四、临床症状1.急性型/喉气管型:流涕和湿性啰音,之后出现咳嗽和气喘,严重时呼吸困难并咳出血样粘液。2.慢性型/结膜型:消瘦、产蛋下降、流泪,持续性流涕和出血性结膜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发病率在90%~100%,死亡率在10%~20%。精神沉郁、厌食,张口喘气、咳嗽呼吸困难咳出血样粘液病鸡

5、呼吸困难,表现为头颈伸直,张口呼吸,常发出啰音病鸡剧烈甩头或呈痉挛性咳嗽,常咳出血性分泌物,多因窒息死亡温和型常表现为体弱、流泪、结膜、眶下窦肿胀五、病理变化1.急性型/喉气管型:气管和喉头病变轻微时仅存在过量粘液,严重时有出血和白喉样病变。(白喉是由白喉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咽、喉、鼻部粘膜充血、肿胀并有不易脱落的灰白色假膜形成。)2.慢性型/结膜型:结膜炎,结膜充血、水肿,伴发点状出血,眶下窦肿状及鼻腔有多量粘液。鼻咽部有多量黄白色血性分泌物喉头常被黄色干酪样栓子堵塞病鸡喉头及气管黏膜肿胀、充血、出血甚至坏死气管腔内常充满血凝块病程较长时,喉腔内常有黄色干酪样栓子干

6、酪样物质常可蔓延至气管气管内有黄白色干酪样物质眼结膜肿胀、增生、坏死,角膜混浊喉头气管出血干酪样的渗出物感染过程:病毒在咽喉和气管的上皮细胞及其它的体表粘膜如结膜、呼吸窦、气囊和肺脏中复制,不形成病毒血症。免疫力:感染后5-7天,可以检测血清中的抗体,21天达到高峰。体液免疫与感染有关,但不是主要的保护机制。六、诊断与其它呼吸道病原引起相似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确证需要借助于实验室诊断。1.病毒分离鉴定:渗出物或组织悬液,接种鸡胚的绒毛尿囊膜或易感细胞。2.包涵体染色:粘膜上皮固定吉姆萨或苏木伊红染色,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3.血清学检测中和试验(VN)琼脂扩散试验(AGPT)酶联

7、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IF)血清组织样品LTV感染的细胞LTV接种的鸡胚七、防制弱毒疫苗:点眼、滴鼻、饮水免疫,应用较广,有残余毒力,在疾病流行地区使用。强毒疫苗:涂抹泄殖腔粘膜,4-5d后观察炎症判断免疫效果。危险性很大,只用于发病鸡场。基因工程弱毒疫苗:将β-半乳糖苷酶基因插入到TK基因,构建TK基因缺失的重组病毒。1.疫苗种类未发病的鸡场综合预防措施发病的鸡场30-60日龄首免6周后二免种鸡和蛋鸡在开产前20~30d再接种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